徐伟(海伦市中医院152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特征和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分析80例患者的证候特征,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特征主要有脾虚湿热型、脾肾阳虚型以及肝脾不和型;经治疗,实验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特征,对其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证候特征【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3-0401-02
腹泻型综合征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相关报道表明,其主要分为腹泻类型、便秘类型、腹泻便秘交替类型等,其中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常见,大约占总体的50%左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辨证理论中属于“泄泻”和“腹痛”等相关范畴。目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特征的相关报道比较少。
笔者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对其证候特征给予分析,同时对40例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全部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在19~74岁,平均年龄为(48.2±5.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性10例,年龄在21~78岁,平均年龄为(50.8±6.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给予胃肠解除痉挛、止泻以及抗抑郁等相关药物治疗。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生产单位:开开援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00388),每次0.1~0.2g,每天三次;另外,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生产单位: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S19980004)2.0g,每天3次;复方谷胺酰胺肠溶胶囊(生产单位: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51023598),每次2~3粒,每天3次,均采取口服方式。一个临床疗程为21d,共治疗两个疗程。
1.2.2实验组分析患者临床证候特征。采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泄泻和腹部疼痛”的症状分级量化表中的症状[1]、以往相关文献的常见证候的相关要素特征等方法。另外,由2名中医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给予传统辨证分析,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确定患者的证候。
1.2.2.1脾虚湿热型(38例)给予补气健脾汤治疗,其药物组成包括:人参10g,炙黄芪30g,白术10g,茯苓20g,半夏10g,砂仁10g,木香10g,山药30g,苍术10g,白扁豆15g,莲子肉12g,陈皮10g,厚朴10g,甘草6g。上药取沸水煎服,每天一剂,每剂煎服2次,混合为大约500ml的药液,分别在早上和晚上服用。
1.2.2.2脾肾阳虚类型(25例)给予补肾举陷汤治疗,其药物组成包括:北柴胡10g,升麻10g,制附子6g,补骨脂10g,吴茱萸10g,肉豆蔻12g,肉桂6g,干姜10g,苍术12g,白术12g,茯苓12g,益智仁10g,黄芪15g,党参15g。上药取沸水煎服,每天剂,每剂煎服2次,混合为大约500ml的药液,分别在早上和晚上服用。
1.2.2.3肝脾不和型(17例)给予疏肝理气汤治疗,其药物组成包括:香附10g,木香6g,佛手10g,白芍20g,陈皮6g,焦白术12g,焦三仙15g,柴胡10g,甘草6g,元胡10g,乌梅10g,刻字10g,黄芪20g。上药取沸水煎服,每天一剂,每剂煎服2次,混合为大约500ml的药液,分别在早上和晚上服用。
1.3观察指标每周复诊一次,详细记录病人腹痛、腹泻(每天)、大便性状改变、粘液便等各种临床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治疗前后各个临床症状的评分,症状积分按照stanghellin标准进行判定[2],0级为没有症状,评为0分;Ⅰ级为有轻度症状,患者需提醒能意识到症状存在,评1分;Ⅱ级为症状稍重,患者可意识到症状存在,但不影响工作,正常活动未受限制,评2分;Ⅲ级为症状重,患者意识到症状存在,无自发缓解期,或明显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且难以忍受,评3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1.4疗效判定[3]临床疗程结束后计算两组治疗效果指数[(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前症状总积分]×100%,显效:治疗指数在75%以上,有效:治疗指数在51%~75%,无效:治疗指数在50%以下。
1.5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临床证候特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特征主要包括有脾虚湿热型共有38例(47.5%),脾肾阳虚型共有25例(31.25%),肝脾不和型共有17例(21.25%)。
2.2两组临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情况对比临床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因精神或者过敏等相关因素造成的结肠动力学和肌电活动易激性改变。其主要表现为胃肠运动或者分泌功能失调的一组症候群。其主要症状包括有腹痛即泻、泻后痛缓、餐后即泻、腹部胀痛、食后腹胀以及情志抑郁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基础和中医的肝及脾有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特征主要是肝脾症状相兼出现,肝郁脾虚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主要诱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特征主要包括有脾虚湿热型、脾肾阳虚型以及肝脾不和型。
相关报道表明[4],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其中对脾虚湿热型采取补气健脾汤治疗,可以使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脾肾阳虚类型主要采取升阳举陷以及温中燥湿的药物加减治疗,其药方当中的升麻、桔梗以及生黄芪,可以助阳气上升,阻遏阴气下流;对于肝脾不和型主要采取疏肝理气汤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5]。IBS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
所以治疗时宜加上疏肝理气、安神定志之品,如醋柴胡、郁金、土白芍、玫瑰花、龙骨、牡蛎等,或与痛泻药方合用,疗效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特征主要包括有脾虚湿热型、脾肾阳虚型以及肝脾不和型;临床治疗后,实验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上述相关报道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特征主要包括脾虚湿热型、脾肾阳虚型以及肝脾不和型,同时对其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SFDA.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9-143.[2]Giovannistanghellin,Johncutting.Auditoryverbalhallucinationsbreakingthesilenceofinnerdialouge[J].Psychopathology,2003,36(2):120.[3]刘方红.柴胡桂枝汤治疗慢性胃炎120例[J].四川中医,2010,9(2):56.[4]吴兵,张声生.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证候学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0,26(5):312-314.[5]杨静,张声生.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7(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