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1

怎样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石维峰

石维峰山东省平度市仁兆镇冷戈庄小学266700

我是一名从教30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发问:“怎样提高自身语文学习成绩?”还有一些青年教师也提出自己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每当此时,我就会问他们:“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他们众说纷纭。

有的学生说:“我只要上课专心听讲,理解了字词句,明确了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写作方法。我的语文成绩有了起色。”我归结为——多听。

有的学生说:“我利用课余时间,刻苦练习,不会的多写几遍,不懂的想方设法弄明白,渐渐地语文成绩有了长进。”我归结为——多读。

还有的学生说:“我则坚持每天写日记。将一天中所见到的美好景物、感人的事情、触动心灵的情感,记录下来。不仅积累了写作素材,而且还提高了写作水平,语文成绩自然也提升了。”我归结为——多写。

我肯定了他们的说法。但是,这远远不够。要提高语文成绩,不仅仅要做到以上几点,更重要的是进行课前预习。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练习阅读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呢?

在这里,我结合近几年的教学体会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首先,在平日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了孩子的发展打好底子。我具体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1.主动识字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地识字不仅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我采用讲故事、看图片、读诗歌、阅读识字等途径,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言环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2.规范书写的习惯。学习写字之初,一定要指导好孩子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正确的姿势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汉字的准确书写,而且还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

3.善于提问的习惯。指导学生时,我重视引导启发鼓励他们敢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4.经常阅读的习惯。学生升入中高年级后,随着学习的深入,积累的文字在不断的增多,课外阅读的愿望也在不断增强。我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给孩子提供阅读的机会。在班级成立图书角,每人捐赠两本课外读物,每月两次借阅。很快,掀起内便形成了热爱读书的热潮,学生的读书习惯自然形成。

在学生具备了以上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我开始了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与指导。

预习前,要做好准备;眼前要摆好笔和本,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字典、词典——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有的学生不善于问,有的不好意思问。那么培养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就等于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的优良学风,也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预习时,看到课题一定要思考: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这个做题目?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去拜读文章的脉络条理,自然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第一遍读课文时,要一口气读完,先明确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对文章的大体内容有所了解。

第二遍读课文时,要用笔进行划、圈、点。读到优美的词语,用笔画出来,同时心里默念几遍,以后遇到写作时找机会也用一用。

对于不懂的、不理解的、不认识的、读不准的字词圈出来,但不要急于去查找,等将全文二次读完后再集中全力去消除阅读中的“拦路虎”。

对于文中叙述的内容,或不解的语句在旁边打上问号。等到课堂上跟教师、同学们一起学习讨论,或教师讲解时认真细心听讲,再弄不明白时,课下去向教师讨教。

第二遍读课文的要求是:将文字读准、读清、读明白;将语言读通、读顺、读感情。

在此基础上,统篇全文,浏览一遍。抓住作者叙述的顺序,理清作者写作的思路,明确文章的布局结构,理顺文章各层次间的关系。

以上问题得已解决以后,利用手中的科技资源,搜集有关这篇文章的课外阅读知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及历史渊源,还有文中涉及到的历史资料。通过自己的查找,积累翔实的文史资料,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而且还扩展了视野。

通过以上方法预习课文,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了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搜集、积累材料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即使没有教师教,学生自己也能自学。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和过程,我编成一个顺口溜,便于记忆和运用:

预习课文很重要,通读三遍要记牢。一遍读文明其意,来龙去脉弄清楚;二遍读文解字词,字音字义读分明;上下文章紧联系,斟字酌句细推敲;三遍读文理思路,条理清晰分层次。认真读文细琢磨,课后提示作参考。划、圈、批、点好办法,不动笔墨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