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闵行区2011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医院在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给予观察组针刺的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药物的治疗方法,以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为主。在治疗8周之后,利用汉密尔顿的抑郁量表(HAMD)和躯体症状的分析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是94.29%,药物组的有效率是68.57%,可以看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患者HAMD的改善上和躯体症状的评分上都要比药物组好的多(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对于针刺治疗方法的运用,能够度患者的PSD症状与躯体症状进行明显地改善。
关键词:针刺治疗法;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临床研究
就脑卒中患者患病之后的抑郁(PSD)症状而言,这是脑卒中发生后非常多见的一个心理障碍现象,在临床中表现为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PSD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直接对脑卒中的整体康复进程产生影响,在一顶程度上使得脑卒中后的致残率以及复发率逐渐上升。现阶段临床中主要运用的是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手段,在疗效上不够持久,而且具有很强的副作用。这几年来,运用针刺治疗的方法疗效比较好,现将研究过程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了本院在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以药物治疗为主,有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5.32±10.81)岁;患者的平均病程是(13.56±3.89)d;患有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有16例,患有出血性卒中的患者有14例。在针刺组中,有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是(55.81±10.56)岁;患者的平均病程是(15.29±3.78)d;患有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有17例,患有出血性卒中的患者有13例。鉴于两组患者在年龄、行别、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可以进行相关数据的对比。
1.3治疗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运用针刺的治疗方法,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郁证》的辨证分型。其中,主穴位是百会穴。如果是忧郁伤神病症,就选择神门和神庭;如果是肝气郁结病症就选择太冲和行间;如果是气郁化火病症就选择合谷和内庭;如果是阴虚火旺病症就选择太溪和行间;如果是心脾两虚病症就选择内关和阴陵泉。运用0.30mm×40mm规格的毫针,进行穴位定位。
给予对照组患者运用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的治疗方法,每天20mg,在清晨顿服,治疗时间为8周。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效果方面的对比,具体数据如表一所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
表一: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
3讨论
截至目前为止,PSD在发病机制上并不明确,现阶段的学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源性学说,这一疾病产生是因为患者在脑卒中之后脑内一个特定部位受到破坏所造成的器质性的情感障碍。PSD会直接或者间接地造成和情绪相关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以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障碍所诱发的抑郁病症;第二种是外源性学说,这一病症是因为卒中之后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引发的反应性抑郁,是心因性障碍。研究人员于晓荣等人员表明,PSD发病和患者自身的性别和年龄与职业还有卒中的性质没有关系,而是和脑内病灶数的目的多寡和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存在直接的联系,病灶越多,那么,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就会越来越严重,很同意出现情感障碍。当今社会很多学者都认为,单一地运用一种学说并不能对PSD发病情况进行解释,内源性的机制可能与卒中急性期的PSD发病产生直接联系,但是反应性的机制能够比较较好地对卒中的恢复期PSD发病进行解释。
当前临床中对于PSD的治疗主要对抗抑郁药物进行依赖,所有抗抑郁药本身的作用机制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对神经元突触的间隙单胺类的神经递质的浓度进行提高,最终实现治疗的效果。抗抑郁制剂在价格上比较昂贵,长时间用其进行治疗,缺乏一定的依从性,而且会产生一定程度下的副作用。运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临床疗效上比较确切,而且产生的副作用非常少,对于PSD的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当今社会在医学方面的发展非常迅速,其发展趋势也由单纯性的生物医学的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转变,所以,只有人类在躯体和心理与社会功能方面都可以实现非常好的状态,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是健康,和其一样的是,这也是脑卒中患者患病之后抑郁治疗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在本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医针刺治疗方法在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能够明显地对患者的抑郁症状与躯体症状进行改善,可以较好地被患者和家属所接受,在临床中的依从性非常好,没有明显地毒副作用,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夏隽晖,许翠娥,夏文广,郑婵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08):724-727.
[2]刘仁正.针灸从心胆论治脑卒中后焦虑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3]朱芬,陈尚杰,查思想,黄石钊.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05)
[4]周亚芬,陈露妮,王超,陈利芳,方剑乔.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1)
[5]刘运珠.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机理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