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的自主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浅谈幼儿教师的自主性

许勇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为幼儿创设自主环境,体现幼儿自主性,而我们却忽视了教职工自主性工作的发挥。例如教师要严格遵守幼儿的一日作息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等。这样不仅约束了教师们的教育行为,还约束了幼儿的发展。也就是没有自主性的老师怎会有自主性的幼儿。作为管理者,工作中一定给老师创设一个宽松、愉悦、自主的工作空间,让教师创造性地工作,成为教育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性幼儿教师探讨

1建立合理的教育制度

幼儿园教育实施的主体和对象是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因此,幼儿园在制定系列制度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到制度是为幼儿和教师的发展服务的,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文本化的制度内化为幼儿园全体人员的共识,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制度效能的最大化,并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制度文化。马斯洛的理论指出:人的需要从高到低列为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为此,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积极倡导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新理念,变过去的外控式管理为自主式管理,坚持人本与科学的相融,建立以科学管理手段为途径,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的制度文化体系。例如,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引导教师用“爱心、细心、慧心、耐心、真心”创造一个“关爱、信任、快乐”的学习型集体,以此形成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自我管理行为,变传统管理制度的“以事为核心”为“以人为核心”,注重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增强教师自我管理能力。再例如,通过教代会向广大会员征集幼儿园现行规章制度的修改提案,使制度文化建设动态化、人本化。明确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让教师参与制定、修订制度。在制定、修订制度时采取的方式是,发动全体员工参与讨论,人人献计献策,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合适的制度。使规章制度得以完善,体现人本与科学相融的管理思想,让规章制度成为大家认可、自觉遵守的制度。在教学中,我们加大教学调研力度,制定相应的互动听课管理制度。园领导一边参与教育教学一边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实施互动式的情境管理。在活动中注重捕捉教师的教学行为,认真倾听她们的想法,然后用教育理论引导教师,从而促使教师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反思,以此达到领导与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进步的效果。

2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不仅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已有的教育经验和策略,把孩子看做一个平等的、独立的人,对他们予以支持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情感的需要,给他们更多自由愉悦和表达快乐情感的机会。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原来可以这样快乐。也许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也许是一个赞赏的眼神,也许是一个轻轻的拥抱,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当孩子们得到了快乐的同时老师也得到了最大的幸福,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关注呵护下真正快乐、健康的成长。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宽松的环境让老师们成为教学的主人时,老师会根据幼儿的基础、生活经验、兴趣等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3热爱幼儿是教师作为教育主人的首要品质

在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导者,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中有自主感,有成就感。作为老师,自然也是这个道理,她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只有老师创造性的给幼儿以支持和帮助,真正地爱孩子,才能真正体验到自身价值,有发自内心的工作热情。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品质,对孩子没有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一条通道,充分说明热爱孩子是实施教育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爱也是幼儿的一个迫切心理需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提高幼儿参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否则,幼儿不会产生这种积极愉快的情绪,甚至会做出消极被动的反应或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其次,公平无私地爱每一个孩子,对听话“聪明”漂亮的孩子,尤其是本园职工的孩子,家长有办法,帮教师“办事”的人的孩子等,不能偏爱和迁就,否则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优越感;外貌上存在缺陷的孩子更不能冷落歧视,否则会使这些孩子心理受挫伤,产生自卑感,抑郁寡欢,从而影响幼儿良好情感和个性发展,对于这些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抚,并善于挖掘他们身上蕴藏的优点,及时加以鼓励。一小班幼儿纯纯,天生弱智,讲话言语不清。刚进班时,不喜欢讲话,当别人游戏时,他总是站到一边看,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他爱劳动,摆椅子,收玩具等,就经常表扬他,鼓励他,半学期结束后,他不但敢和教师、小朋友们主动说话,游戏,而且会听音乐做律动,背儿歌。孩子对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是否公正,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一个教师把孩子们分成主观上的喜欢和令人讨厌的孩子,偏袒某些孩子或夸大一些孩子的缺点;教师本身喜怒无常,都会使孩子心理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种热情或动机来自对孩子的爱,对教育工作的爱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他们尊重儿童的生命价值,也注重自己的生命意义。他们不是把工作视为一种事业,一个值得自己把智慧、情感、精力融入其中的生命过程。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之光启迪孩子的心灵,让自己的生命能与众多儿童的生命一起闪光而感到自豪而满足。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县杜林乡后流堂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