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60
摘要:随着商业建筑的日益变化与发展,商业综合体这一形态的建筑应运而生,这是由商业业态的多样化以及享受化一体化的消费模式共同缔造的。商业综合体形态初现过后,又经过了数年的设计研究和探讨,对于多样化的建筑空间如何结合复杂的地形特征来创造,商业建筑的空间品质怎么实现,怎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商业价值也就成为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双首层,乃至是多首层的设计手法就成为处理高差较大地段商业综合体的常用设计手法,这不仅能有效的提高了商业建筑内部的流动性,也能进一步提高商业的价值,这种设计手法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商业综合体这一建筑类型的设计创作中。本文就两个设计实例来进一步分析这一设计手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大高差场地;多首层
一、因地制宜,结合地形打造商业新模式
从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可谓飞快,商业地产的产生和发展,成为相对独立于住宅地产的另一种产业形式,而这种产业形式经过多年的演变,如今商业综合体这一商业形态就成为我国当下较为主流的一种商业形态。居民生活在改善,其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在设计商业建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的是,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地需求了,更多的人也在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集购物、展示、娱乐、休闲、学习为一体的,为消费者提供体验式生活、一站式消费的商业地产项目就应运而生了,并且每个城市的区域中心都必不可少这种类型的商业建筑,甚至这种商业或成为该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山地区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9%,由于山地区域其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其所处的城市建设面临较大挑战,这同样也是我国西部建设中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西南部城市中,尤其是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等随处可见坡地建筑,城市本身的自然地貌,决定了在这些山地城市中商业综合体的新特点。而如何有效的结合地形特征并利用复杂的地形地貌创造出多样化的建筑空间,提升商业建筑的空间品质就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商业综合体由于功能复杂,其体量往往会比较大,对地形就会比较敏感,不能像住宅小区、度假村在做规划设计的时候,用一栋一栋较小较零散单体随地形高差来布置,因为这样的商业综合体空间构成和购物体验都会比较分散,购物体验感会相对较差。因此在地形复杂,高差较大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中,如何结合复杂地形,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又能提高商业价值的商业空间,是我们要研究的新课题。下面笔者就两个亲身实践的设计项目为例,进一步分析商业综合体与大高差场地结合设计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经验总结。
二、人流引导-广安华蓥金利源财富中心
1.项目简介:
广安华蓥金利源财富中心项目位于四川省华蓥市,是由华蓥金利源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项目用地面积约为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5.03万平方米。该项目是华蓥市新城区地标建筑,与中心公园毗邻。现代简约的立面风格,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丰富的建筑形态,使建筑与自然地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该项目共分为三个区,西侧区域为六层的综合性商场,东侧区域为五层商业,主要由大型主力店构成,有影院、娱乐、餐饮等,中间区域为五层的精品商业街区。整个基地的南侧为新华大道,北侧为环城路,西侧为五星路。南北向最大的市政道路标高相差12米左右,环城路东西向也有5米左右的高差,整个场地为一个较大的坡地,且两个方向均有高差。
2.出入口、交通动线的设计:
由于坡地建筑的场地标高直接会影响到场地的高差和外部空间的效果,经过设计小组的商量及讨论,把设计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a、合理地利用建设用地的自然地形,尽量减少土方的工程量,控制投资成本。b、结合市政道路标高,尽量做到主要出入口与人流主要来向的城市道路平接,确定与主要道路相连的楼层标高,争取沿街商铺的面积最大化。c、考虑到商业建筑的亲和力,完善各个人车出入口的安全合理性以及可到达性,合理地组织人行和车行动线。
基地的西北角,也就是环城路与五星路口的交叉口,是基地的最低点,按此标高来确定整个建筑的正负零绝对标高,即一层标高,一层入口。接着,沿最低点向东侧慢慢抬高,解决一层到二层的高差,把环城路东侧设为二层出入口;沿着最低点向南侧高差变化较大,这一高差即为一层到三层的高差,新华路东西两侧的转角自然成为了三层入口。最后,南侧的新华路在基地中间处为最高点,新华路也是城市的主干道,东西高差不大,故将建筑的四层与主干道平行布置。至此,建筑四周与周边道路衔接闭合,各主要出入口设计完成。结合场地四周道路合理设计了四层的出入口,实现了多首层设计,不仅很好地解决复杂场地与建筑地关系,又使得建筑形态立体丰富。
3.合理地利用多首层设计人流动线:
对于商业地产来讲,客源和购买力决定了商业项目未来的运作成效,而在设计上,怎么样聚焦更多的人流则是项目规划、建筑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事实上,一般的商铺,都会面临着层数越高,越难吸引人流量的困境。而在投资收益方面,二层的商铺租金与一层铺面相比,也是相差甚远。
一般的商业综合体建筑是结合布局合理利用扶梯、垂直电梯等竖向交通尽可能的把人流导向上一层。但对于我们这个项目来说,有四个可以通室外的首层,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对外商铺的面积,做到铺铺临街。即便是局部的五层、六层,对于新华路的四层入口来说,仅仅只是相当于二层和三层,就是说六层商铺的商业价值可以与三层商铺的商业价值匹敌,并且在人流导向上,三层的人流导向也远比六层要容易的多。
通过四个临街的出入口,可以引导并带动每一层的人气,并且层与层之间的人流相互贯通,能够有效的增加人员的流动性,对提升商业价值起了很有利的作用。虽然坡地建筑有各种复杂的问题,但在人流组织上刚好可以化繁为简,把不利条件变成有利条件,很好地解决了一般商业综合体上部楼层人气不足的问题。
俗话说,没有了人,便会失去商机,我们这个项目的优势就是在于可以充分的把人流从各个楼层引入,解决了商业建筑的最核心的人流问题,那么其他的复杂问题再困难也值得去克服了。
三、细节推敲-宜昌月星国际城
1.项目简介
宜昌月星国际城项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是由宜昌星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项目用地面积约为5.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34.4万平方米。该项目是宜昌市政府重点项目之一,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重视与支持。
该项目同样也分为三个区,西侧区域为三栋百米高层住宅小区,东侧区域为超高层综合楼,集商业、酒店、办公为一体,中间区域为多层商业街区。基地的北侧为城东大道,沿基地东西向最大高差12米,西侧仁智路东西向约为6米,东侧中南路相对平缓,高差仅2米,整个基地南侧的东西向高差最大,接近20米,整个场地高差比较复杂,在设计中同样面临着设计难点。
2.集中高差处理与出入口设计
此项目有别于广安华蓥金利源财富中心项目,此项目有部分住宅用地,所以有一部分高差,可以集中处理在西侧住宅主入口部分,因为住宅楼栋不多,有较多高差的话,形态上有些零散,所以整个小区内部设计较为平整,次要出入口与道路几乎平接,这样也有效解决车型问题,高差较大的主入口,结合大台阶及景观水景,大气稳重。另一部分高差是缓慢处理在中间区域的综合主力店处,由于主力店面积较大,不需要处处沿街开门,可将坡度变化处理的较为缓慢,从西侧开始放缓坡刚好解决掉约5米的高差,到达中间区域和超高层的交界处,这样在西侧区域的地下一层在东侧就拥有了一部分对外开敞的门面,这样又一次的用到了双首层的设计手法,另外转角处用一个大广场汇交人流,一部分导入中间区域的地下一层,一部分导入超高层区域。这样可以比简单化的利用台阶,一点点的处理高差更能体现商业价值。
3.细节决定成败
1)商业转角设计。所谓“金角银边”,商业建筑转角处的场地空间一般都是商业建筑设计的重要节点,由于道路高差的影响,往往建筑转角处的两侧会有较大的高差,而此处又恰恰具有商业建筑的集中优势。本项目在转角处均设计了主要出入口,出入口处设计为平接广场,高差处主要利用坡道,踏步台阶及扶梯解决高差问题。
2)景观及护坡设计。由于本项目的地形较为复杂,埋深较深的地方考虑土的侧压力做了支护桩。高差比较大的地方还做了护坡处理,护坡的顶端和破面、坡脚要配合景观做相应的设计,出入口台阶结合花池和水景处理,消弱较高落差让人产生的压迫感,创造不同于平地的独特的立体环境效果。
3)中庭的设计。本项目中设计了多个中庭,与人流主动线相连,可以有力地提升人流,这样也可以使得顾客很便捷地进出室内及室外,利用中庭,把室内外融为一体。建筑中的中庭类似于一个内庭院,而坡地建筑的中庭,在下一层是天井,上一层与室外衔接后就变成外部空间,既可以解决一些疏散问题,又丰富了内部空间形态,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建筑节点,在景观设计上也可发挥想象力,做到外景和内景的互相呼应,给购物休闲的人们以极大的舒适体验。
4)消防设计。首先是建筑高度的计算,需从室外最低点起算,上述的两个项目,由于场地高差原因,都存在从不同沿街面看过去建筑层数和高度不一致的情况,消防设计上是按照较为严格的情况进行设计的,所有的防火分区划分,疏散宽度的计算都是按照最低点起算的层数和建筑高度来判定的,楼梯间疏散原则为所有楼梯就近疏散到直通室外的楼层,而从下向上跑的楼层无论有多少埋于地下,均按地下室的要求计算。另外,消防车道需沿建筑环通,不能环通的需要设置回车场地,高层部分,消防登高场地需在每一个出入口处设计,并有消防电梯、消防楼梯出入口,使救援人员可以在最近的位置随时到达每个楼层。
四、结语
双首层、多首层的商业综合体设计手法,加强了不同高度处室内空间与室外场地的贯通性,形成了多维空间效果,增强了顾客的空间体验。设计中那些互相牵制的设计要素,其本身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共同影响着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和内部动线。在坡地建筑的设计中,应以自然为本,以设计为辅,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来完成高品质的建筑。
要想做好一个在大高差场地内的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需要从设计初期就将宏观构思到细部处理融为一体,并且在后续的设计到施工过程中逐级验证。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到落地,对设计者来讲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设计还存在很多需要时间去检验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总结才能更进一步;对开发商来讲,如何将复杂的场地高差转化为增加商业效益的卖点,力求创造高价值,是他们重要目标;对城市形象来讲,凭借丰富立体的坡地建筑来打造一个当地的地标建筑,对城市空间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江.坡地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浅谈
【2】张广平等.双首层模式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探析
【3】钮嘉.关于坡地商业综合体的场地设计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