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梅
(沈丘县教师进修学校,河南沈丘466300)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000-01
摘要:美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文章探讨了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内容与人文精神传递的有效结合以及教学方式与审美特性的有效结合等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将美育与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审美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古代文学;美育;渗透
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四育并行的方针。他曾经指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栋梁”,“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美育是一把金钥匙,是古代文学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德育、智育而弱化乃至忽略美育的现象。教育作为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发展美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将美育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工程师与设计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美育渗透方式有许多种,从对教学实践的不断总结与探讨出发,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与人文精神传递的有效结合
钱谷融先生说:“在文学领域里,既然一切都决定于怎样描写人,怎样对待人,那么,作家对人的看法,作家的美学理想和人道主义精神,就是作家世界观中起决定作用的部分了。”在文艺创作中,一切都是以具体的、感情的形式出现的,一切都是以人来对待人、以心来接触心的。一切被我们当作宝贵的遗产而继承下来的过去的文学作品,其所以到今天还能被我们所喜爱、所珍视,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基本的一点,是因为其中浸润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那么教学内容与人文精神传递有效结合的可实施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首先是通过教师自身的语言美和情感美,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古代文学作品大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这些美的语言是载体,承载着思想、文化、情感等,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极好材料。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探索、感悟,使学生在抓住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了思想、情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课堂语言是教育性与审美性的相互统一,正如《礼记•乐记》上说:“唯乐不可以为伪。”不懂得美,不会欣赏美,不“动情”,这样的朗读是不可能成功的。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过:“说话的语调可以左右最明智之人,并且改变一篇文章或一首诗的力量。”由于语调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不同,学生得到的知识营养也不同。
其次,创设自由的审美环境。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席勒说:“人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很多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课程时,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者地位。教师把作品的艺术特色一讲,然后要求学生记住。于是学生死记硬背,根本没有进行真正的审美活动。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欣赏诗歌以及某些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很多都难有“达话”,教师的任务应在于帮助学生沟通欣赏的主体和客体,使之“神相似意相通”,让学生真正处于一种审美的自由状态。文学是艺术,文学对人的影响、教育是美感的、自由的,而不是外在强加的,它让心灵得到自由活动,情感得到健康的宣泄和怡养,精神得到完美的寄托,超脱现实世界所难免的秽浊而到达高尚纯洁的意象世界,知道人生永远有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在前面。
二、教学方式与审美特性的有效结合
审美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两个特点。首先,古代文学的教学以语言符号和美感载体渗透着感情的形象化意义,要求语文教学用“美”吸引学生。文学作品的美,具有形象的可感性、直接性,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就不复存在。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寥寥数语却使诗的意境轻灵空悠,似一幅画境深深映入了读者的心灵。这种错位的艺术美使诗歌的美学价值得到了升华,在这种错位的艺术美中诗人的情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情感源于诗人的“直觉”、“想像”。情感使作品的意境在平实的语言中成为了一个完满自足的意象。寥寥数字表现的景物组成了一幅意境深幽的风景画,诗人的情感是这幅画的底色,语言与意境的错位美便体现在这幅画中。学生对意境的欣赏,既欣赏了美,又使自己的道德得到了升华。
其次,要激发审美情趣,仅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感知形象蕴涵的更为动人细腻的美。美以情为基础。人们常说美感,美感,情感是关键。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别出心裁地把美育称为“情育”,足见感情对于美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置身其境,“象喜亦喜、象忧亦忧”,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如讲《桃花源记》,即可渲染春日之美好,唤起学生对以往春游的回忆。让学生将春游中体验过的有关春风和煦、桃红柳绿、春水已涨等美好的记忆移入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就容易进入课文中的意境而感受到艺术之美。要通过意境再现感染,让学生对美的欣赏达到“悟”的最高境界,进而增强学生自身的审美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美育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成功的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机能处于活跃的状态,美育参与人的建设的过程,着重在感知、情感、想象等方面来开发人的潜能,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得到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笙.美育浅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
[2]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龚鹏程.大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