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奇峰(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02)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应用于阻塞性黄疸治疗中的护肝作用。方法收集我科诊治阻塞性黄疸病例42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1例,以加味茵陈蒿汤治疗;对照组21例,以葡萄糖醛酸内酯治疗。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于服药前与服药后一周抽取所有病例患者血样进行肝功能分析。结果服药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均值显示肝功能异常,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药一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好转,两组之间各指标均值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恢复阻塞性黄疸的肝功能均有作用,治疗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加味茵陈蒿汤对于恢复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保护肝脏作用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加味茵陈蒿汤阻塞性黄疸治疗
胆道结石为本地区常见病例,胆道结石患者常因结石梗阻造成胆道感染及阻塞性黄疸。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该病为情志失调,寒湿内蕴,邪寒内克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压迫胆道,影响胆汁分泌,进而影响肝脏机制引起肝功能异常。收集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我科诊治病例42例。随机分组,分别应用加味茵陈蒿汤和葡萄糖醛酸内酯治疗,对比检验指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科接诊的阻塞性黄疸患者42例为观察组。年龄为33-54岁。平均年龄为42.3±6.2岁。所有病例均通过B超、胆道造影及体格检查诊断为胆道结石并阻塞性黄疸。其中显性黄疸40例,隐形黄疸2例。表现黄疸症状者30例(71.4%);表现中上腹胀痛者28例(66.7%);肩背部放射痛病例16例(38.1%);畏寒、发热病例11例(26.2%);白陶土样大便病例9例(21.4%)。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采用应用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方案,对照组21例采用葡萄糖醛酸内酯治疗方案。两组4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两组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加用加味茵陈蒿汤(方剂组成:绵茵陈30g,黄芩10g,白芍12g,半夏10g,栀子10g,枳实10g,大黄6g,大枣4个,生姜10g,金钱草20g,木香10g。),根据症状加减。每日1剂,7天一个疗程,分2-3次餐后口服。对照组用葡萄糖醛酸内酯治疗:口服:0.2g,一天3次。所有病例均酌情采用抗生素消炎,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1.3检测指标
服药前及服药1周后采集病例患者血样,分别检测外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计数资料或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分析
1.用药前两组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详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前的指标分析(X±s,n=42,U/L)
2.用药一周后两组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详见表2。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一周后的指标分析(X±s,n=42,U/L)
3、讨论
胆道结石为我过常见病,我国自然人群的发病率为1%~10%[1]。胆道结石常引起胆道感染和阻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对肝功能有比较大的损害。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该病例为砂石阻滞,气滞血瘀,日久可成积聚、癥瘕。在临床治疗时,原则上,以祛邪为法,通过清热、利湿、解毒等为出路。在治疗时还需兼顾其瘀、毒的特点,以疏肝、祛瘀、解毒为法[2]。
加味茵陈蒿汤由茵陈蒿汤加味而成。方剂疏肝解郁,散郁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3]。现代医学还表明,加味茵陈蒿汤能缓解体内的内毒素血症,抑制产生氧自由基,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肝脏的损害,保护并改善肝功能[4]。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有明显肝脏损害的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组中的患者在服用加味茵陈蒿汤一周后,外周血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酰转移酶等数值明显降低。对比使用传统药物的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加味茵陈蒿汤用于阻塞性黄疸患者,其缓解症状,调节免疫力,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且效力明显高于传统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及下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家骅,孙敏,郭永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黄疸20例临床总结[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6:332-333
[2]缪辉来,林木生,张利强等.阻塞性黄疸大鼠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表达及加味大柴胡汤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12(6):568-571
[3]徐守成.加味大柴胡汤治疗胆石症3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4:668
[4]王建仁.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胆石症40例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S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