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体积公式教学的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长方体体积公式教学的尝试

韦育芳

韦育芳广西南宁市大沙田小学530219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有些内容适当灵活处理一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与体积单位的教学内容为例,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教材安排的知识比较多,有体积的单位、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长方形面积的推导、正方形面积的推导等内容。这些内容,教材安排了几个课时来上,我就从里面整合“体积单位”、“长方形体积公式”两个内容为一个课时来上。具体的上课思路以教案的形式呈现如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P38-42的长方体体积公式与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空间观念。

2.了解体积单位的来龙去脉。

3.掌握体积公式。

4.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对比,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体积公式与体积单位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公式与单位的理解。

2.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感受体积

1.课件出示:乌鸦喝水。

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

说明石头有(体积)。

2.课件出示:电视机、影碟机、手机。

哪个所占空间大?

出示板书:体积。

二、区别体积与面积

1.观察分析:一张16开纸、一个学生文具盒。

谁占的地方多?(很难说谁占的地方多。)

它们所占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一张纸占的只是一个面,笔盒除了占一个面之外还占高。)

2.二维与三维:

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

面积所涉及的是长和宽(教师用手比划),只占一个面,是个二维空间。

体积:除了占长和宽一个面之外,还占高起来的空间,是个三维空间。

3.操作体验:

同学们伸出两只手,比划一下桌面所摆放的16开纸和文具盒,感受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

三、体积公式

1.面积

①长方形面积=长×宽,是个二维空间(教师用两只手比划,显得更具体,加深学生印象)。

②面积只是一个面,如果放在地面,它只占地面的面积,不占高的空间。

2.体积

①体积是一个三维立体图形,它不仅占地面的面积,还占高起来的空间。

②所以体积除了有“长×宽”之外,还要“×高”。

③出示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四、体积单位

通过体积单位的学习,加深对体积公式的理解。

1.常用的体积单位:cm3,dm3,m3。

2.以cm3为例,说体积单位“立方”的由来,从侧面深化学生对体积公式的认识。

①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长方形的体积是1cm3。

②长方体体积=长×宽×高=1cm×1cm×1cm=1cm3

1×1×1=1

cm×cm×cm=cm3

三个cm相乘,所以得到cm3。

3.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对比,有助于区别,更有利于理解。

长方形面积=长×宽

①1cm×1cm=1cm2

②1×1=1;cm×cm=cm2

③两个cm相乘得到cm2。

这个课时,让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由来,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体积单位与体积公式的内在联系,还使其对体积公式以及体积单位的记忆更容易,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今后中学学习物理等科目知识大有裨益,同时奠定了学生对学习的严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