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前本(青海省黄南州民族歌舞剧团,青海黄南州811300)
中图分类号:J7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142-01
摘要:中原汉代舞蹈所显现出来的情操和艺术品味已达到气若浮云、志若秋霜、令观者叹为观止的境界。其形神兼备、容以表志、舞以明诗的特征,较完美地实现了舞蹈艺术娱乐与教化的双重功能,对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汉代;舞蹈;特征
舞蹈是人体反映心灵动态的艺术,而心灵动态又是社会动态的真实写照。不同时代表现形式与内容,艺术风格与特色各异。汉代时期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繁荣,财富积累为统治阶级的奢靡享乐提供了条件,皇帝及贵族均迷恋于女乐歌舞,汉代女乐歌舞普遍兴盛,遍布皇室及贵族家中。汉代的女乐,有三:一种是“倡”,是具有奴隶职业身份的伎人;另一种是“舞姬”,是官僚豪门家中的善舞者:还有一种是“歌舞者”,介乎“倡”“姬”二者之间的歌舞专业艺人。三者的身份虽有不同,但是他们的身份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一、以其汉画像砖石中的舞姿造型动作分析汉代女乐歌舞的动作特征
汉代的女乐主要集中在皇帝及官宦之家,她们的舞蹈特点主要是以手、袖为容,舞姿风格是细腰曲折,长袖飘飞,体态轻盈,动作豪放。下以具体的舞名分类,以其汉画像砖石中的舞姿造型、动作等加以分析汉代女乐歌舞的动作特征。
山东汉画像石的鼓舞画面中,舞人双脚踏在鼓上仰面折腰的舞姿,正是《盘鼓舞》。而《盘鼓舞》中表现腰功的折腰动作,是其重要技巧。山东嘉祥汉画像石上刻绘得生动:地上排列着五面鼓,一舞人穿着宽长袖舞衣俯身鼓上,双膝,双脚趾和一手均触及鼓面,一手反扬舞袖扭头仰视;前后两人跪地,面向舞者,各人左手均持鼓槌,扬臂飞舞,似正与舞者配合表演,相机击鼓。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好《盘鼓舞》俑,舞者着红衣白裙举袖展臂,似正跃身盘上舞蹈。四川出土东汉石刻有踏盘鼓舞人,一人弓身张臂,双足并与鼓上。一人双脚踏双鼓,展臂回头而舞。舞姿造型新颖。以上的这些舞蹈形象,清楚地显示了当时汉代舞蹈重视技巧的艺术特点。
四川羊子山出土的汉代乐舞百戏画像砖,其中有一舞巾少女,形象生动。山东临淄汉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也有《巾舞》场面,且与踏鼓相结合。山东安丘汉画像石中,有一挥舞长巾的男舞者,他身穿宽袖紧口袍,束腰;一脚踏鼓,作登弓步状;奋力挥动双臂,舞姿矫捷雄健。巾越长,要求舞者的臂力、技巧越高。有好几幅细腰长裙,盛装打扮的人物形象,他们手执长巾,缭绕空际,那圈纹、波纹的流动线条,显示了舞巾的动态。可见汉代舞巾的技艺水平是相当高的。浙江海宁出土的汉画像石中,那越身腾空的舞巾者,舞姿奔放而优美;脚下有盘,似在表演“盘舞”时同时舞巾。再现了《巾舞》的形态样貌。《巾舞》最突出的特点当然是《舞巾》。舞者运用手臂,手腕力量的大小变化,带动长巾在空中飘荡,舞出变幻莫测的各式稠花,达到舞者反用双臂或双袖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二、从汉画像砖石中看汉代女乐舞蹈的艺术特征
汉画像砖中呈现的舞蹈,大都手持舞具,并以舞具作为该舞蹈的名称。可见,执舞具而舞,并以舞具为舞名,是我国传统舞蹈特色之一。远古传说中的《干戚舞》,是由舞者所执干、戚而得名。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小舞》,如《帔舞》、《羽舞》、《旄舞》、《干舞》等,也是以舞具名为舞名。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尚广为流传的《长绸舞》、《花鼓舞》等,都是以舞具名、乐器名为舞名的传统舞蹈。《盘鼓舞》、《巾舞》、《袖舞》、《建鼓舞》等等,都是汉代充分利用舞具、舞服,创造的各具特色的舞蹈语汇,舞蹈技巧和舞蹈形象的优秀作品。运用舞具、舞服,抒发情感、加强美感、深化感染力,是我国传统舞蹈的特色之一。这一特色,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已经形成了。
汉代正处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是一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时代。这种时代精神,比较明显的反映在女乐舞蹈表演艺术中。大量汉画像砖中保存的各种丰富的舞蹈形象,大多是气势昂扬、雄健有力,充满勃勃生机。其舞姿风格,则多与汉民族的古典戏曲、传统武术和民间舞蹈相融合。如与现今常用舞姿动作相近的“骑马蹲裆式”、“弓箭步”、“射燕”、“顺风旗”等,在汉画像砖石上屡见不鲜。充分说明了我国舞蹈文化传统的悠久历史。汉代的女乐舞蹈,发展独立的舞蹈艺术,使舞蹈不但在艺术技巧上有很大提高,在抒发人物内心情感、表现诗般的意境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汉代在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被誉为第二个集大成的时代。
三、丰富多彩的舞腰中了解汉代舞蹈的曲线之美
“舞腰”在汉代舞蹈中表现的十分突出。腰是身躯的中心枢纽,灵活曲折的转动,既牵动上身,又牵动下肢。中原汉画像中的女乐舞伎均是腰肢纤巧,其舞腰的技巧更是袅娜多姿。有前俯后仰,有左折右倾,有扭腰出胯,有斜冲斜出……丰富多彩的舞腰大大增强了汉代舞蹈的曲线之美。张衡在《舞赋》中写道:“搦纤腰而互折,环倾倚兮低昂。”这里描写的是《盘鼓舞》的舞者纵腾蹈旋中,把那细而柔软的腰肢深深地弯折下去,时而又挺胸昂然卓立的动作姿态,优美而又惊险。傅毅在《舞赋》中对舞腰的描写更为传神:“浮腾累跪,跗蹋摩跌。纡形赴远,漼似摧折。”这里的舞者是突然腾跃到空中,两只脚一前一后落在两个鼓面上,前腿弓,后腿半跪,“累跪”于两面鼓上,紧接着上身后仰,背部与脚踵相摩,弯曲的腰肢移动般的状态像是遭受摧折,这种高超动作非舞腰纤巧者难于奏效。南阳县出土的汉画像石中,舞者那袅袅如束丝的细腰,左折右倾,带动着流畅若水波的长袖,尽展婀娜妩媚。另一幅南阳市西郊出土的汉画像石中,踏拊起舞的舞者,两袖如长策,飘带曳地,大幅度倾驱折腰的舞者,亦展示出那种“纡形赴远,漼似摧折”的独特美韵。
四、美丑相兼,刚柔相济,使舞蹈进入到一个较高的审美层面
中原汉代舞蹈深邃的历史渊源和兼收并蓄、广纳博采的开放精神,不仅使得它的舞艺大进,同时舞蹈自身呈现出的美感也是多重的,亦美亦丑,亦刚亦柔,色彩丰富,风格多元,使舞蹈之美进入到一个较高的审美层面。
在社会生活中,审美现象是丰富多样的,事物的各种审美特性,如美与丑,喜与悲,崇高与滑稽等,它们之间,互为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特殊条件下,甚至相互转化。所以,艺术创作上有时为了揭示美,为了创造独特的美感,往往要强调对立因素,以强烈的对比与反差,使美表现得更加鲜明,这就是丑中见美的美学原则。在汉代的舞蹈中,人们已经聪明地意识到丑可以转化为美的原理,因而在许多优美的舞蹈画面中,有意地加入了丑的因素,美丑相兼,带给人独特的审美快感。一幅幅美丑相兼的画面,从形象到动作色调,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主舞者美的形象与动作使人感觉优雅、端庄,伴舞者丑的形象与动作使人感觉滑稽、风趣。这种由“不协调”到对立的统一而产生的复合型的美感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它折射出汉民族独具一格的审美潜质与审美取向。
参考文献:
[1]张衡《西京赋》,《全后汉文》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64页。
[2]卞兰《许昌宫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三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
[3]王粲《七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
[4]傅毅《舞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
[5]《太平御览》卷五七四,引自文渊阁《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