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直肠吻合器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16例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应用直肠吻合器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16例体会

杜海滨1刘春合2

杜海滨1刘春合2

(1本溪市消防支队卫生队辽宁本溪117000;2本溪市金山医院辽宁本溪117000)

【中图分类号】R65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302-02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1996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采用直肠吻合器吻合方法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患者1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16~57岁,中位数年龄36.5岁;16例患者中,有10例于新生儿期、6例于10岁后出现间歇性便秘,且症状随年龄增长加重,发育未见异常。术前X线征象符合先天性巨结肠症11例,经全层直肠活检及肛门直肠测压确诊5例;术后病理证实痉挛段均无神经节细胞。本组有2例曾于院外行结肠造瘘术、1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未能治疗。

1.2方法(1)术前准备:清洁洗肠10~14天,每天1~2次,将肛管插入直肠较深部位,有气体或粪便排出时,用等渗温盐水多洗冲洗,每次洗出液体量要与注入液体量相等或稍多,同时轻按腹部协助排便。直至洗出液不含或仅有少许粪渣、腹部柔软不胀为止。每次洗肠后于直肠内注入石蜡油200ml,其余肠道准备同大肠手术[1]。(2)手术方法:取膀胱截石位,左下腹旁正中切口入腹腔,提起灰白色扩张肥厚的肠段,向远侧检查移行段和痉挛段肠管;剪开盆腔腹膜返折,保护盆腔器官,分离直肠后间隙至齿状线上缘;离断双侧副韧带,前壁至齿状线上约4cm、后壁2cm,曾前高后低斜行断端面,分别于直肠近端及结肠远端做荷包缝合,对直肠近端显露和结肠远端显露困难者,可用肛门直肠推进器辅助显露[2]。用GF1型直肠吻合器完成结、直肠吻合,并于吻合口周围行浆肌层结节缝合6~8针,以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盆腔置硅胶管引流接负压吸引,关腹。

2结果

术后Ⅰ期愈合15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该例经骶前引流14天后愈合。11例获随访3个月至9年。按肛门功能评定标准评分,术后3~6个月临床(便意、便秘、失禁)评分及客观(X线检查、肛管直肠测压)评分均达到优良标准(3~6分),1年后均达到全优标准(5~6分)。9例男性患者均无性功能障碍,全部病例无复发。

3讨论

近年国内相继报道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手术治疗,分别用Dubamel及Dixon术式,术后排便功能良好,但Dixon手术由于远端直肠切除不够充分,术后仍有复发可能。本组2例行结肠造瘘者便属此种情况。王吉甫等指出,对全结肠显著扩张的病例采用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直肠断端经肛门拖出吻合,同时做回肠暂时性造瘘是适宜的。该法能较好预约吻合口瘘的发生,但术后3个月需再次手术闭合回肠造瘘是其不足。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手术的基本原理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保留部分直肠前壁为发动排便反射区,保留部分内括约肌的后半部,以免发生术后污染。据此,我们利用吻合器进行了16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根治型Ⅰ期切除吻合术,除1例发生吻合口瘘外,其余15例均Ⅰ期愈合。本术式要点有:(1)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既可减轻扩张段肠管黏膜水肿及溃疡,又可减少术中污染,延长术后排便时间、对吻合成功至关重要;(2)解剖游离结肠应至适当高度,将扩张肠段尽量切除,因该段肠管在功能和形态上均不易恢复正常,对有粪石残留者应同肠管一并切除;(3)充分切除扩张远端的移行段及狭窄段肠管,判断有困难时,可于术中冰冻切片证实肠壁肌间有无神经节细胞;(4)直肠应保持前高后低的斜行断端,吻合端袋口荷包缝合距肠管断缘须在0.5cm以上全层缝合,进针间距约0.5cm,直肠断端缝合困难时可借助肛门直肠推进器完成;(5)用吻合器时,应使吻合端无肠黏膜外翻及多余组织嵌入,使吻合钉打入完整无缺,常规浆肌层缝合6~8针,以防近端肠壁肥厚、吻合钉未能穿透而造成吻合口瘘;(6)充分引流骶前渗血或渗液,术后扩肛引流肠腔内积存物,促进吻合口愈合。

我们认为,对成年人先天性巨结肠症Ⅰ期根治性切除并使用吻合器吻合,避免两次手术闭瘘之苦,方法简便、可靠,既保留了齿状线以上不同长度的直肠黏膜,又减轻了因直肠切除对排便节制功能的影响,且随术后时间的推移,排便功能可完全代偿。由于笔者应用本术式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病例尚少,治疗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

参考文献

[1]曾祥泰,曾洲平,曾琳,等.吻合器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医生,2006,12:3-4.

[2]丁曙晴,陈永田,丁义江,等.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