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科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胡健民

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丹溪分校胡健民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教师应该在科学教学中打破常规,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学习潜能得到挖掘,成为创造能力强的新型学生群体。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面向学生实际,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知识不断更新,科技迅猛发展,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求知欲强,学习兴趣高,涉猎范围广。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革课堂教学,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学到“声学”的内容时,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树上有十个麻雀,用枪打下一个,树上还有麻雀吗?为什么?答案之一是:树上已经没有麻雀,理由是:当枪声响时,声音通过空气传到树上,树上麻雀听到声音吓飞了。这时,有的学生认为树上还有麻雀,他的理由是:有声音传到树上,但树上有聋的麻雀,听不到声响,故不能飞。有的学生更提出了树上比原来的麻雀还多,理由是:教师提的问题不受时间限制,虽然听到枪声的麻雀飞了,过一会儿又有其他地方的麻雀飞到树上来,可能会越来越多。有的学生提出:“老师,我觉得您不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鸟类是我们的朋友,需要人类加以保护,你提出的问题有引导破坏生态平衡的嫌疑。”这种师生之间的智力和思维的撞击,正是学生进一步探索并追本溯源的动力,他们每次提出自己观点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二、加强科学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科学实验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科学实验是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手操作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创新演示实验:把教师演示的科学实验改为教师先讲解,再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实验操作,其余学生观察现象,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并寻找答案。这样就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变成了师生的共同实验,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给学生创造了动手的机会。除了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变为师生的共同实验外,学生的分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亲自动手的机会,课后还可鼓励学生自制小实验。

例如,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内容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制小实验:一是用笔杆摩擦衣服,发现笔杆温度升高;二是反复弯折一节铁丝(铁丝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用手触摸被弯折处,感觉到烫手。通过这样动手做实验,结论也就不难得出了。这些随手可做的小实验深受学生喜爱,实验效果可想而知。除了实验外,潜水艇模型、航天飞机模型等科技小制作,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些实验和制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创造的过程。

总的来说,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值得我们教师关注的课题,有待广大物理教师进一步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