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补城乡绿网、提升服务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织补城乡绿网、提升服务功能

张彧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结合绿地建设现状,充分运用新技术、新理论,综合考虑防灾避险、特色景观、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要素,提出符合江阴市实际的绿地建设目标与策略,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科学合理指导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活动,构建功能丰富、个性鲜明、生态健康的城市绿地系统。

关键词:生态安全格局;景观生态学;功能复合;可实施

1引言

随着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城市总体规划,江阴市城市发展方向明确,空间体系逐步成型,对园林绿化建设与控制相应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建设用地的大幅拓展进一步压缩了生态基底空间,绿色基础设施迫切需要体系化梳理。面对发展的新局面,江阴市迫切需要全面提升生态区域保护与绿地建设管理的规范性。同时,对接江苏省美丽江苏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需要通过体系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全面推动绿地建设与城乡绿化环境品质提升。

2规划策略

基于景观生态学、顺应自然进行“织补”的新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规划将建设用地视为城市景观生态格局中最为活跃的生态斑块,将城市空间增长视为改变城市生态格局的主要干扰源,通过对生态过程的研究,识别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生态格局和关键地段,分析当前城市生态问题的空间诱因和潜在的生态风险,用空间规划的手段对保证系统生态安全的基本格局及其组分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优化,在此过程中协调统筹城市发展的建设与开发利用需求,从而实现通过绿地空间的系统性构建“织补”以修复自然、提升生态功能的目标。

3规划思路

规划从完善绿地结构、功能、特色、指标、管理等方向制定了针对性策略,并形成清晰的行动路线。建立在对整体系统构建需求与专项功能提升需求研判的基础上,规划最终形成上延总规、下接控规,具备极强可实施性的绿地空间布局方案,并通过对应各专项功能的需求对重要绿地载体提出了详细的控制与保护措施。

3.1市域层面

规划综合评判了江阴市域范围内水、地质灾害、生物栖息地、乡土文化体验、游憩等方面的现状要素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景观生态功能主导的理想城市绿地开敞空间体系,与城市发展需求进行耦合,顺应自然需求推动整体环境结构更趋稳定。通过对现状自然与人工绿色生态基础设施的分析,明确了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中重要生态区域的建设目标与具体指引,并进一步明确重要生态节点的控制与保护要求。基于近20年来江阴热岛效应变化过程的跟踪分析,对应热岛强度分布特征,规划通过对“绿色风廊”及局部“冷岛”营造措施的引导,强化了绿地空间调节微气候、缓解热岛效应的功能。

基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评估结论,综合城市热岛效应与区域风道、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布局、公园绿地游憩服务功能等专项分析与评价,规划在江阴市域形成“山水双环,一域七泾”的绿地系统空间格局,双环分别为主副城生态山林环与市域湿地田园保护环,一域为城市南部田园生态控制区,七泾是指锡澄运河、白屈港河、西横河、应天河、张家港河、新锡澄运河、青祝河共七条滨水生态廊道。

3.2中心城区层面

针对现状公园绿地分布不均的情况,规划对应各个分区的人口分布密度及用地潜力,提出了各分区层面的公园绿地布局主要控制指标,保障了公园绿地分布的均衡性。规划在主城部分结合并延续上版《绿规》“三经五脉”空间结构基础上,强化了江阴城市“双城一带”城市空间形态下的绿地景观联系,着重兼顾了双城绿地系统布局尤其是公园绿地分布的均衡性,突出滨水景观绿廊的建设潜力,强调各片区大型公园绿地在绿地系统结构中的重要服务功能,整合区域核心自然、人文景观要素,形成结构清晰、特征鲜明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概括为“两带秀江山、七泾润碧澄、八脉携十园”的绿地系统空间格局。两带分别指十里沿江特色绿化景观带,二十里湖山特色绿化景观带;七泾为中心城区新沟河、新锡澄运河、锡澄运河、西横河-东横河、白屈港河、应天河、张家港河共七条滨水特色绿化景观廊道;八脉与十园主要为具备环境提升潜力、在绿地系统结构中发挥重要综合服务功能的若干沿道路景观绿带与综合公园。

4规划创新

4.1理念创新:由传统绿量控制为主向绿化环境综合品质提升的追求

基于对江阴城市整体绿量以及城市绿化发展阶段的研判,规划在明确绿地系统主要控制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提升绿化环境综合品质这一要求更高的目标。在落实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规划方案从公园绿地布局的均衡性保障、城市滨水绿色景观廊道塑造、城乡风景路与绿道的系统性构建、调节微气候缓解热岛效应的重要绿化空间优化引导、城市绿化特色风貌提升等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最终提炼形成对应的规划引导措施,并通过图表等直观形式进行了体系化的表达。

4.2技术创新:由传统主观评判为主向搭建客观数据模型辅助规划决策的转变

从现状调研阶段开始,规划就力求基于3S技术,收集详尽的资料与数据,以实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软件搭建江阴绿化信息GIS数据平台的目标,并通过与水利、国土、环保等多个相关部门的多次对接与访谈对该平台数据进行完善,基于平台提出的生态安全格局数据模拟等一系列专项模型最终为规划空间布局方案的落实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4.3内容创新:由传统单一指标控制向分区层面刚弹结合的控制引导行动规划转变

全面对接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需求,对应各行政分区的边界,规划针对区域范围内园林绿化建设重点工作及控制目标进行了全面阐述,明确了各分区绿地率、综合公园数量、社区公园总量等重要指标,并搭建了各城市分区层面刚弹结合的控制与引导措施体系,明确了相对应的行动计划,大幅提升了规划方案的可实施性,也确保了总体方案布局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在各分区实施的过程中不被削弱。

5规划实施

规划编制完成后得到了江阴市人民政府、江阴市园林旅游管理局的高度认可,目前,规划正处于积极实施进程之中,船厂公园、芙蓉湖公园、鲥鱼港公园等多处新增公园绿地建设已经初见成效,芦花沟、应天河等多条滨水生态绿廊已经全面贯通,江阴大道、海港大道等沿路绿廊也已经建设成形,其余近期推进项目准备工作也正在筹备中,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以规划为依据,随着园林绿化工作全面推进,在人人享绿、护绿的氛围下,江阴未来将环境更生态、景观更优美、城市更宜居。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30)[R].江苏: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

[2]郭纪光.生态网络规划方法及实证研究:以崇明岛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孔阳.基于适宜性分析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