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在运动创伤中的应用

/ 1

冰敷在运动创伤中的应用

王国华

王国华(山东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关节外科山东东营257034)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390-01

在运动过程当中出现一些扭伤、拉伤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问题是如果在第一时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可能会让情况更加的恶化,正确的应用冷敷可有效地治疗原发伤并尽可能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当我们从事运动时,肌肉、结缔组织(含韧带、肌腱等)、血管甚至骨骼,都可能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损耗。有些组织的破损,会导致血液、淋巴液等物质,在受损部位大量溢出并凝结,造成“血路不通”。冰敷的作用,是透过降温,让这些受损的部位不要一下子溢出太多的血液、淋巴液等,才不会“将血路堵住”。简单的说,冰敷有“消肿止血”的作用。

1冰敷的理想时机

了解冰敷的作用之后,我们不难推测,冰敷应该在运动后或伤痛产生时尽快进行,虽然有“24小时内冰敷都有效果”的说法,但愈早进行冰敷显然愈好。

以踝扭伤的例子来说,扭伤以后踝部微血管大量破裂,如果马上冰敷,可以立刻抑制血液从破损的微血管溢出,若等到一小时后才冰敷,则让血液有一小时的时间从破损的血管中流出来,冰敷的成效就会打折扣。

2最理想的冰敷方式

冰敷的时间,最好每次能进行20至30分钟,进行的时间若不够,无法发挥效果,时间过长则可能伤害皮肤,所以最好能以每次20-30分钟为宜。冰敷的温度:0度最好(冰块放在凉水中,冰水混合物即是0度),不要把冰块从冰箱拿出来直接使用,因为温度太低,易于冻伤。皮肤表面隔以薄层毛巾为好,敷料太厚,温度不易传递。冰敷的频率,在24小时内,应该尽量2-3小时一次。

3冰敷的“有效期限”

那么,冰敷应该进行多久呢?依照最新的研究指出,48小时内都是冰敷的最佳时机,如果症状严重,甚至于必须连续72小时冰敷。这样的说法显然与传统的“24小时内冰敷,之后采取热敷”有所区别。

4冰敷的注意事项

4.1冰敷的最大生理功能在降低身体局部组织的温度。皮肤对冷的感觉受纳器,其正常反应温度范围在10℃至41℃之间。当正常冰敷的过程中,皮肤温度持续下降至15℃左右时,由于皮肤对冷的正常感觉,会促进交感神经的紧张,经过一连串的生理控制机转后,进而达到血管收缩、降低血流的功能。如果,冰敷的时间过长或冰敷的方法不适当,可能使皮肤温度低于10℃以下,那么,皮肤对冷的正常反应,将会因为感觉受纳器的不正常反应而改变,进而出现血管扩张与冷伤害的情形。

4.2一般来说,在正常的冰敷状况下,随着皮肤温度的降低,在刚开始的三分钟左右会有冷的感觉,二至七分钟左右会有灼热与疼痛感,五至十二分钟左右会有局部麻痹、麻木疼痛、刺激反应被阻断等反应,十二至十五分钟左右则会出现不增加新陈代谢的深层组织血管放松现象,此时,冰敷即应停止,以避免皮肤温度过低形成的冷伤害出现。当然,这样的冰敷生理反应,会随着冰敷物的冰块大小、水分的多寡,以及冰敷的范围与被冰敷者先前的运动状态等而有所不同。通常,以看不到冰块的冰水进行冰敷时,不易出现第三阶段以上的冰敷生理反应;以冰块直接冰敷时,则可能在五分钟内出现第四阶段的冰敷生理反应(例如冰块不断移动的冰按摩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

冰敷的生理反应

4.3冰块的周围加一些水作为媒介,冰敷的时间不仅可以延长,还可以避免冰敷可能形成的冷伤害,达到治疗急性运动伤害的目标。至于水的多寡,则需视你使用的冰块大小而定。如果使用的是“沙冰”,那么使用的水就要少一点;使用大的冰块时,水就要多一点。实际进行冰敷时,还应随时与被冰敷者讨论冰敷的感觉,当被冰敷者的冰痛感持续五分钟以上或更久,而且没有任何改善的趋向时,就应随时停止该次的冰敷,以避免冷伤害的可能。

4.4另外还要注意:一是不要让冰袋直接放于皮肤上的时间过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就应该更换一下位置,降温时最好将冰袋用毛巾包裹一层,避免患者受到过分的冰凉刺激。二是有大片组织受损、感染性休克、皮肤青紫时,更不宜用冰敷,以防加重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坏死。三是枕后、耳廓、阴囊等处忌作冷敷,以防冻伤;心前区冷敷谨防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及传导阻滞;腹部不宜冷敷,以防引起肠痉挛或腹泻;足底冷敷要防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引起心绞痛,因此冠心病及高热患者应避免足底用冷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