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相关因素,促使患儿及早接受科学的治疗。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败血症新生儿4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了解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结果:46例败血症新生儿中,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1例,占45.65%。此外,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危险因素是:G-细菌感染、出血、胎膜早破、降钙素原升高。结论:临床一旦发现胎膜早破、出血、G-细菌感染、降钙素升高情况,务必要及时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避免患儿由败血症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增加临床治疗难度。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8-0054-02
临床上,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细菌感染的危重症之一,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败血症的合并症之一,如果诊治不及时,极有可能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1]。所以,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相关因素意义重大。选取4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新生儿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败血症新生儿共46例,其中足月患儿26例,早产儿20例,患儿最小体重1500g,最重体重4184g,平均(2396±44)g,女性患儿19例,男性患儿27例。
1.2方法
了解新生儿的性别、出生年月、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分析新生儿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相关因素,以便及早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此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具体参照中国专家共识(2012)版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标准。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专用软件SPSS21.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分别用t和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相关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例数
4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1例,占45.65%。
2.2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相关因素
数据分析发现,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是:G-细菌感染、出血、胎膜早破、降钙素原升高,见表1。
表1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2.3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多因素分析
出血、胎膜早破、G-细菌感染与降钙素原升高与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见表2。
表2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多因素分析
3.讨论
结果显示:败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是:G-细菌感染、出血、胎膜早破、降钙素原升高[2]。分析原因:新生儿出现败血症后,棕色脂肪消耗导致体温不断下降,皮质脂肪凝固、变硬,同时周围血管扩张,因此,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发生硬肿的几率也比较高[3]。其中G-细菌感染发生后,患儿体内易迅速释放大量细菌,对生理性抗凝系统进行抑制,从而极易诱发全身多个系统出现微血栓及出血,最终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现象。降钙素原是判断全身炎症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一旦血浆中降钙素原升高,表明患儿机体出现严重细菌感染、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此外,当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时,患儿机体会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不能及时诊治,导致凝血系统破坏,最终出现凝血异常,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4]。所以:临床中,一旦发现新生儿存在出血、G-细菌感染、降钙素原及胎膜早破现象,一定要及时对患儿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制定比较合理的用药方案,尽快稳定病情,避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5]。
综上,临床一旦发现胎膜早破、出血、G-细菌感染、降钙素升高,务必要及时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避免患儿由败血症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增加临床治疗难度。
【参考文献】
[1]崔婷婷.两种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8):154-156.
[2]胡冬梅,陈梅,于航.早晚发新生儿败血症高危因素与局部感染发生率[J].热带医学杂志,201818(3):380-382.
[3]施金桔,张惠月.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5):57-59.
[4]张文莉,孙萍,沈红燕.新生儿败血症炎性因子、降钙素原、淀粉酶A蛋白及CD64含量的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14(9):1093-1095.
[5]李松,罗玲.新生儿败血症外周血中PCT、SAA、CD64含量与炎症反应程度及脏器功能的相关性[N].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4):5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