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城乡规划系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在建筑艺术赏析课程中,笔者通过运用“互联网+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交流互动,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对该教学模式的方法与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互联网;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1、引言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作为全校通识课程,通过对经典建筑艺术进行分析和欣赏,能令人开阔视野、提高艺术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但由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和被灌输者。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尽管近年来,众多高校针对该类通识课进行了广泛的教学改革实验,但是由于该通识课程课时短、内容杂、学生多等原因,难以单纯套用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
笔者自任教《建筑艺术赏析》课程以来,积极学习并借鉴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课程特点,所采用的“互联网+对分课堂”模式受到学生的好评,并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全面回顾该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并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
2、互联网与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
2.1互联网+的概念。早在2015年,两会工作报告提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在全国各行各业掀起了互联网热。在“互联网”的趋势下,教育凭借信息化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力量,实现教育的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与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方式不同,网络辅助教学和互联网教育,为满足学生的需要,提供多种学习模式,体验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及混合学习等模式并存。同时,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授课形式,促使其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持续的学习服务。【1】
2.2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由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于2013年率先提出的一种原创意义基于交互式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2】该教学模式将传统式课堂教学和讨论式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性互动,使师生个体和群体充分享各自教和学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动态环节中进行师生角色定位和适时转换,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其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的3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don)、内化吸收(Assimilad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对分课堂也可简称为PAD。
3、互联网+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3.1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首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建设,完成多媒体课件、教案、习题、案例、及知识拓展等内容;其次,利用学校视频教学网站,依据课程的知识点录制微视频来完成视频教学资源建设;再次,师生教学互动系统应用。利用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实现师生互动。功能强大的学校网络平台,还支持网上作业提交、师生讨论、在线考试等多个环节。另外,学校教学平台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网络资源实现了无缝链接,为学生课前和课后学习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
3.2教学实施。该模式在在各章节中分别理论授课1/2课程学时,首先,对授课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整合为四大模块:分别为建筑与历史、建筑与文化、建筑与社会和建筑与技术。最后一个模块利用网络资源自学完成,前3个模块是学习的重点。其次,精心组织实施。每一模块,课前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问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预习;课中讲解重点、难点,并布置作业和思考题;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和授课音频资料及时温习,对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并拓展。第2次课把学生分组,每4人(前后位)一组,第1节课学生按小组开展讨论,温习课本内容、分享学习体会、互相解答难点,以及完成教师布置的思考题。第2节前半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互动讨论,解答学生疑难问题,第3节对学生学习成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或提问。本章教学完成后,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网上在线测试。
3.3教学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评价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考勤、平时作业、限时网上在线测验、课内外讨论、小论文组成。期末考核以建筑案例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充分结合网络学习和对分课堂学习的优势,使“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实现有机融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使现有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郭树荣.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践.探索,20017,(3)40-41
【2】同上
【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度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