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形式主义”教案的误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走出“形式主义”教案的误区

韦德凤

关键词:教案;形式主义;格式化;生命力;综合性

教案本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师智慧的成果。教师在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教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达到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通过怎样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沿以及如何处理与整合知识信息;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安排哪些学生活动;课前教师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活动;课堂上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等等。然而,如今,一些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常常把课前预设教案当作走形式,抄教参、补教案、不写教案等现象时有发生,设计教案成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累赘”。这严重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制约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笔者曾在《中学语文论坛》上读到过一篇名为《我不写教案》的文章,作者的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某些教师“抄写教案”的一些弊端。另外,我们不难看到,很多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强调教师要认真设计教案。有些学校甚至在开学初就制订了教学计划,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给教师统一发放了备课薄,同时,加强了平时教研组的研修活动。此外,考查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教案是最好的评价标准。既然如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教案的基本规范、基本要素、基本要求,一点都不能少、一点都不能出纰漏。否则,失误就会由教案延伸至课堂,进而影响全局。

“不管什么课,不管什么样的教师,一律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统一格式的教案,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有一个‘方格’作为限制,没东西可写时,空着又不好看;感想多时,又写不下,只有简单填写。”“我写教案就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课上变化很多,哪能想那么多,学校要检查我只能抄写。”“我不是为了应对检查,我是怕把知识点漏掉,有时还弄不准哪些是关键性的知识,所以,我就只能抄教参和教材了……”这些话语是多么无奈的言辞啊。其实,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存在的问题不是偶然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果学校管理部门还用旧的方法对待教师、要求教师,必然遭到教师的反对。众所周知,教师在授课前精心准备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师智慧的成果。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只有在教案的准备和利用方面对教师提出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使教师走出“形式主义”教案的误区,才能真正发挥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导航作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教案,才能让教案在课堂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一、拒绝形式主义

多数教师反对“写教案”,并不是反对“写教案”本身,而是反对写极端“异化”了的教案,反对“形式主义”。

“格式化教案”是“形式主义”的一个具体体现。如今,在大多数学校中,不管教师教学的是什么课,教案中一律要有“德育目标”。而我们的德育目标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四有新人”。无论教师教学哪门课程,一律要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统一格式的教案纸。这种格式上的限制往往会打消教师设计教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先周备课(即写教案),限期上缴”是某些学校“形式主义”的又一体现。有的学校甚至要求教师提前两周写好教案。因此,为了达到学校的要求,教师只能没日没夜地“抄教案”,于是,出现了“搬家”教案。为了应付检查,教师设计的教案往往都没有教学实用性,甚至脱离了教材、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

其实,不是教师不愿意写教案,而是不愿意写这种被“异化”了的教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勇敢地拒绝写形式主义的教案。

二、赋予教案新的生命力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避免写形式主义的教案,但是这不等同于不写教案和不检查教案。教师该不该写教案,该不该检查教案不是问题之所在。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应该如何写教案,又如何检查教案。教学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我们不断积累教学素材、不断进行反思。为此,作为当代教师,我们必须赋予教案新的生命力。

要赋予教案新的生命力,就要增添教案的内涵与功能。教案不仅仅是一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设计文本,而应该是教学的素材库、教学反馈的记录本,更应该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日记本。从目的来说,教师写教案既不应该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也不应该仅仅是为了上好一堂课,而应把它当成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不应该强迫教师写教案,而应该引导教师写有生命力的教案。特别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这项工作非常有必要。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教案的内容则不应该是教材的缩写,而是教材的补充,这些补充的内容必须结合当地实际、针对学生的实际。只有使用这样的教案进行教学,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而那种课前抄教案、上课备教案的教学方式是不可能让学生满意的。学校管理部门在引导教师设计教案的前提下,对教师所设计的教案的检查也是有必要的。当然,检查标准也得有所改进,学校不必要求教师写详案,也不必关注教案的数量,而是要看教师所写教案的内容是不是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着重写出了学生反馈信息以及教师自己的教学反思。

总之,只要教案有了新的生命力,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有活力。如果学校管理部门对教师写教案有一定的正确引导,就能激发教师写教案的热情,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素质并最终使学生、学校、教师都受益。

三、教案要因材施教

1.教师可以课时为单位写教案。目前,教材的内容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课时编排的,一份教案往往就是一节课时的教学计划。因此,教师在写教案时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结构设计教案的样式。这也是现今最普遍使用的教案模式。

2.教师可以知识点为单位写微型教案。教材中每一课的内容可以分成若干个既独立又联系着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对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在书写教案时,要抓住那些关键性的知识点,进行仔细分析、各个击破。这种以知识点为单位的微型教案,可以通过优化教材达到优化教案的目的,进而优化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在有些课堂中就可以作一些关于数学史的介绍,在写教案时,就可以作一些关于这些方面的设计。

3.教师可以知识体系为单位写综合性的教案。教材的编写一般是以一个知识体系为一个单元,在同一个单元内,教材内容的同质性决定了教师在写教案时可以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一份教案就是一个阶段的教学计划。这样,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把单元内的知识点进行横向比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综合与分析,由浅及深、层层深入地把握单元内的知识。因此,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写阶段性教案,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来调控教学,突出单元学习的重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总之,教案是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就必须提高教师对教案设计的水平。因此,在教育创新的理论指导下,学校要为教师创设改革的环境,使教师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出个性化的教案。

(作者单位:广西横县民族中学5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