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77%,对照组为70.9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不但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骨折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髋周肌群也就发生了退变的现象,髋部所承受载荷的能力也逐渐下降,所以就特别容易发生跌倒、滑倒等现象,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发生骨折的风险[1]。目前为止,临床医学上,对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法复位内固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这两种。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还是全髋关节置换术。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极其显著,但是由于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都在逐步下降,相比较年轻人来说,康复时间比较长。本人对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象,详细的分析了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之间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8.21±4.89)岁;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59~75岁,平均年龄(66.25±4.13)岁。根据一般资料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有(1)心理护理护士要经常与患者和家属交谈,了解其心理状况,使病人了解手术的作用和术后会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并鼓励其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2)专科护理①保持正确体位:侧方切口时,患肢抬高,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造成关节脱位。后侧方切口时,患肢平放在床上,翻身时为左右45°侧翻,禁止将病人侧身至90°。如果必须侧卧,两腿之间加一软枕,禁止内收内旋位。为保持肢体的位置,可用皮牵引保持其位置或穿“丁字鞋”以防止患肢外旋。②预防血栓:注意患肢的皮温、小腿的周径。如果病人出现疼痛加重,局部红肿,皮肤发热,且与对侧肢体周径不同,应考虑为静脉血栓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③伤口护理:手术后伤口处放置引流管2~3天,护士要定时观察伤口引流液,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打折。否则残余血液淤积伤口处,易造成伤口感染。同时,还应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及时查明原因,并更换敷料。
1.2.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有①术后第1周术后当日即穿“丁字鞋”,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膝部按摩,可进行患侧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和抗阻活动。术后3~5天行患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并且进行患侧髋、膝关节被动活动。通过双肘支撑,在他人帮助下或双手握住床上方的吊环挺起上半身,臀部抬离床面,保持10~15s,重复5~10次。术后第5天,在膝下垫枕使髋弯曲10°~20°,然后以膝部为支点做挺髋动作,即抬臀动作。②术后第2周鼓励患者在无痛范围下进行主动的患髋膝屈伸能力训练;屈髋度数为45°~60°或<30°,可在患肢下放置一滑板,患侧足跟置于空心圆垫上在滑板上做下肢屈伸运动,在无痛范围内加强患侧髋周围肌群和股四头肌的力量性训练;可逐渐抬高床头的高度,直至患者能在床上半坐位,外侧入路切口的患者,半坐时间逐渐延长(30~60min)。一天可重复进行多次,为坐站练习做好准备。有条件可用直立床训练;继续进行床边体位转换训练,包括:半坐―躺转换练习、坐―站转换练习、卧―站体位转换、在平行杠或四脚助行器内进行健腿支撑三点式步行,转体训练等。③术后第3周做四点支撑半桥运动,即在双肘及双下肢屈曲位支撑下抬臀并在空中保持10s,重复进行10~20次,每个动作要求缓慢进行;加强步行训练,开始在平行杠内进行,将步行周期中的摆动期和支撑期分解进行,分别进行前后交替迈步训练,并逐渐过渡到步行训练;平行杠内的步行平稳顺利,则应过渡到拐杖步行,有条件进行减重步行;继续加强患侧股四头肌渐进行抗阻训练,不断提高患侧下肢的肌力;改善及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教患者借助一些辅助设备独立完成日常的穿裤、穿鞋袜、洗澡、移动、取物等,以减少患者患髋的弯曲度数;必要时进行适当的环境改造,如加高床、椅、座厕的高度,坐椅两边最好有扶手以方便患者坐立,让患者尽量睡硬板床,穿松紧鞋和宽松裤,以方便患者完成动作。④术后4周~3个月逐渐改善患髋的活动范围,增加患髋的负重能力,使人工置换的髋关节功能逐渐接近正常水平,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注意在3个月内,持拐步行、过障碍时患者腿仅为触地式部分负重,上下楼梯活动,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以减少髋的弯曲和负重,还可以在运动平板上进一步改善步态、步速和步行的距离,提高患者实地步行的能力,最后过渡到弃杖步行。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护理效果方面,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把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得到的数据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差异为P﹤0.05时表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3讨论
很多的老年人发生了股骨颈骨折以后,都会选择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来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明显下降,在实施了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后,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加上康复的时间又长,使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问题成了临床上所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6]。本人通过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实施了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后的康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分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评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97%),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这与乔彬[7]的所研究出来的护理满意度(96.84%)是非常接近的。
综上所述,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婧.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0):251-252.
[2]遇娟.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3):158-159.
[3]康俊仙.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4):221.
[4]李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218.
[5]赵冰.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9):259-260.
[6]王月波.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8):43-44.
[7]乔彬.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06):76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