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军*封鹏李军王玉郗春梅
(铜川市人民医院陕西,铜川,727000)
【摘要】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髋部手术的骨折患者187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72)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嘱家属经常按摩患者双下肢;实验组(n=11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仪,静滴低分子肝素钙,口服阿司匹林(72例);或使用利伐沙班(33例)。观察两组患者DVT的效果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显效83例,有效28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34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预防DVT综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效果明显,在髋部骨折患者中尤其是高龄患者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髋部骨折;术后;血栓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
在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重要的一点。我科回顾既往病例,对比后期在临床中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仪静滴低分子肝素钙,口服阿司匹林或利伐沙班来预防来下肢深静脉血栓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1实验方法
1.1对照组:共72例,男31例,女41例,年龄61~84岁,平均69.5岁,合并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共63例,占87.5%。预防血栓方法:采用常规处理,术前抬高患肢,由护士指导做主动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等长舒缩活动及踝关节伸屈活动,家属配合给予由下而上的患肢按摩,同时督促患者的功能锻炼。对于少数不能活动或配合性差者,由护理人员、家属指导和协助下肢的按摩及被动患肢功能锻炼
1.2实验组:共115例,男47例,女68例,年龄60~89岁,平均72.5岁,合并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共88例,占76.5%。预防血栓方法: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第一天口服阿司匹林,75~100mg,1次/日,连用3周。同时静滴低分子肝素钙,2500IU,1次/日,连用1—2周;;或利伐沙班10mg,1次/日,3—5周;同时给予物理治疗,应用气压式血液循环仪,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连续使用2周。
1.3观察指标
(1)大腿周径
固定时间、固定观察人员使用同一软尺在股部中段最粗处测量大腿的平均周径,一般选择在髌骨上缘15-20cm处测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2人决定测量位置及进行测量,以减少误差。
(2)疗效判断标准[1]
主要依据患者的主诉、临床表现、特点、体征等,结合彩色超生多普勒检查。显效:术后7~14天,无下肢疼痛,原髋部肿胀淤紫在治疗中逐渐消退,体温正常;有效:一侧或双侧下肢酸胀、隐痛,体温正常,腓肠肌试验阴性,彩超检查无异常现象;无效: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肿胀伴不同程度发热,腓肠肌试验阳性,彩超示静脉血管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和频谱信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实验组显效83例,有效28例,无效4例。其中口服阿司匹林72例;口服利伐沙班(33例:其中显效29例,有效4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34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预防DVT效果比较(表1、图1)
表1两组预防血栓效果比较(单位:例)
图1两组效果比较图
图1正常下肢血管超声图像
图2小腿背部肌间静脉血栓形成
3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高龄患者骨折率逐渐升高,尤其是髋部骨折患者增高明显。由于高龄患者自身的特殊性,血凝程度较高,血流较慢,加之骨科治疗多需要卧床、患肢牵引、手术刺激及创伤后疼痛的刺激,明显增加了DVT)的形成几率。DVT一旦形成,轻者需要严格治疗,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但是最重要的是容易导致肺栓塞,直接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DVT的临床诊断和观察,极大程度上依靠临床护理观察。及时细致的临床护理观察、科学周到的护理处置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李晓燕[2]通过对98例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发现,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传统经典护理处理方法包括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如主动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等长舒缩活动及踝关节伸屈活动,通过肌肉的挤压舒缩活动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静脉循环,达到预防血栓目的。配合抬高患肢、被动按摩,有一定效果。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应用,器械物理处理方法逐渐被人强调和重视,足底静脉泵[3]、抗血栓弹力袜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疗效。而气压式血液循环仪是一种新型预防DVT疗法,它采用间歇气压疗法(IPC),其原理[4]是利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压迫肌肉收缩,发挥肌肉泵对静脉血液的回流作用,同时减轻瓣膜和静脉壁所受压力,因而能显著促进静脉血液循环,形成脉动流,增加纤溶系统活性,达到抗血栓形成的目的。它按摩挤压力量相对均匀,间断产生作用,避免了对患者的不良压迫。同时,它相对安全,使用方便,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痛苦,容易为患者及家属接受。其三,气压式血液循环仪也节省了患者家属及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容易推广。
所以,一直以来如何有效防治DVT是临床尤其是骨科护理和医疗人员关注的重点。在药物预防DVT方面,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低分子肝素钙或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利伐沙班;少数使用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及部分中药制剂如丹参、疏血通等预防和治疗;尤其是近年来,利伐沙班以其使用方面、效果较可靠获得许多骨科医师青睐;但因其价格较贵,许多患者无法坚持整个疗程的用药,也带来一定的临床推广困难;低分子肝素钙效果相对稳定,且比较经济,所以我们临床一直使用。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实验组使用阿司匹林和静滴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依从性较高,在观察的115例患者中均按疗程规范接受治疗,但其中3例(占2.6%)患者发生明显的凝血异常,给予停药3天后复查好转,继续用药后未再次出现异常;而利伐沙班未出现上述现象,可能与其药理机制有关。而利伐沙班组患者依从性相对较差,考虑与用药时间较长、价格较贵有关,同时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忘记或忽略用药也是一方面因素。
两组对比发现,单纯使用物理治疗方法来预防血栓,虽然患者容易接受,依从性高,节省医疗费用,但是效果较差,本组血栓发生率到15.28%,对比实验组的3.48%,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治疗可以明显降低DVT的发生率。
所以,我们通过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此认为,预防DVT需综合治疗,即在物理治疗基础上,合理选择有效而何时得药物治疗,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刘春霞,申丽旻,孟翠巧,等.间歇气压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38-39
[2]李晓燕.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13,3:45-47
[3]邝文彬,侯文敏.足底静脉泵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广东医学,2010,12:1631-1632
[4]张柏根,薛冠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高危因素[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4):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