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护理体会

方小丽

(福建省南安市中医院福建南安362300)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心搏骤停患者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接诊的1例心搏骤停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做好精心护理。结果:心搏骤停患者经医生的及时抢救,患者心肺复苏功能恢复,收入病房住院后经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在心搏骤停患者抢救过程中,尤其是复苏阶段,护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工作效率的高低及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心肺脑复苏的成败。

【关键词】心搏骤停;患者;抢救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212-02

心源性猝死是心内科的急危重症,心脏搏停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1]。心搏骤停是指患者的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急性心肌缺血、电击、急性中毒等,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急症[2]。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有可能恢复。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脑复苏,特别是在2分钟内抢救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可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而获得生命延续。本人2013年5月参与抢救一例心搏骤停患者获得成功,现将有关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王某,女性,46岁,农民,已婚,患冠心病、频繁室早多年。近期由于劳累突然胸闷、心前区阵发性疼痛,并放射至左上肢,每次发作时间持续10分钟之久,在村诊所就诊服用硝酸甘油、硝心痛后,疼痛未缓解。转入我院急诊后心电图检查:导联ST段抬高0.5mv,导联Q次下移0.05mv,Q-T略延长,窦性心律,心律不齐,心肌供血欠佳,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为:①冠心病。②心绞痛。③心梗早期。经医生的及时抢救,患者心肺复苏功能恢复,收入病房住院后经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2.病因及临床表现

2.1病因

从病情上看,此患者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如不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是指心脏的原因而意外地导致有效心泵功能的突然停止,心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致病因素。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原因80%是由于冠心病及并发症所致,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冠心病或伴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塞等,20%属于其他的血管病、心肌病、心瓣膜损害等。心搏骤停发生前可无任何先兆,部分病人在数分钟至数天前可有心前区痛、胸闷、气急、心悸及乏力等,部分病人可有急性心肌梗塞症状或室性早搏。

2.2临床表现

心搏骤停的一般临床表现包括:心音消失。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抽搐。呼吸减慢或变浅,呈叹息样或停止。昏迷。瞳孔散大。如出现意识丧失伴以大的动脉如颈动脉和股动脉的搏动消失,即可诊断为心搏骤停。

3.救治措施

3.1胸外心脏按压

有效的胸外按压是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3]。胸外按压要及时、正确、有效,操作时,必须使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或在软床上垫入一硬木板于患者背部,应急时,可将患者移置于平地上进行心脏按压。按压频率80~100次/分钟,以提高脑和冠动脉血流的灌注量,按压深度成人为4~5cm,下压及放松时间各占50%。如胸外心脏按压15分钟还不见效,护士应配合医生尽早尽快改作开胸心脏按压术。

3.2及时应用药物

复苏药物以大剂量肾上腺素为首选药,肾上腺素可通过强大的Q效应和β作用改善冠脉和脑组织血流灌注,心肺复苏时可单独大剂量、反复应用肾上腺系。给药的途径可包括:心脏注射、气管内给药、静脉内给药。

4.护理措施

4.1及早降温争取脑复苏

在心肺复苏开始时,就要想到尽早进行亚低温治疗,心脏复苏后应立即降温,于头部、腹股沟等部位置冰袋或冰帽,体温降至32~34℃左右为宜。降温时间一定要维持到大脑皮层功能、听觉、痛觉等恢复及出现四肢协调活动为止。

4.2严密观察病情,一有突变或重要变化应随时通知医生。特别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心电图的变化,每15分钟~30分钟测血压1次;观察呼吸、瞳孔神经变化;测量尿量,严格控制液体入量;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格执行输液计划,准确记录出入量。

4.3强化基础护理

心搏骤停患者均需卧床休息,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局部循环障碍,活动力差,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褥疮,在特护过程中需坚持定时给患者交换体位,按摩骨突出及受压部位,并保持床铺干燥整洁,保持大小便通畅。

4.4心血管疾病在内科治疗过程中,要求药物在血中有一定相对稳定的浓度。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要准确掌握药物剂量、浓度、时间、滴速,防止因滴速过快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出现毒副反应。

4.5做好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与沟通

心搏骤停患者病情危重,时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家属心情往往焦急、烦躁,医护人员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应积极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促进抢救工作的有效进行。

5.护理体会

传统观念认为在正常体温条件下,如循环停止超过4分钟~6分钟,大脑细胞便发生不可逆损害,使脑难以复苏,但近几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脑缺血、缺氧超过15分钟以上仍能恢复脑电活动,心搏骤停20分钟仍有复苏成功的希望。所以,护理人员应不失时机地配合医生进行心肺复苏。


【参考文献】

[1]刘绍辉,张学军.实用专科护士丛书:心血管内科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53-454.

[2]王月红.1例心搏骤停患者抢救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年04期.

[3]张雪芳,陈洁,秦桂华.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