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惠明陈秋军(广西罗城中医医院546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贴药护理技术对胃脘痛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消化内科132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用温胃散行穴位贴药及相应穴位行艾条温灸,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100%。结论温胃散贴药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温胃散贴药法胃脘痛疗效观察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多由忧思郁怒、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临床辩证分虚实两类: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胃属实证;胃阴亏虚、脾胃虚寒属虚证。我们采用中医常用诊疗技法中的药物穴位敷贴疗法及穴位艾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32例,男性75例,女性57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1.5岁,病程在3个月-45年。
1.2症状体征
本组132例均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泛吐酸水,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淡苔滑,脉虚弱或沉缓。
1.3方法
1.3.1敷贴药物准备
取等分花椒、丁香、桂枝、白术、茯苓、砂仁、半夏粉碎成温胃散装瓶备用,用榨汁机将适量生姜榨汁,取适量温胃散与姜汁拌匀,捏成手指头大小的药粒,在微波炉内加热;将橡皮膏剪成约3×3厘米见方的圆形待用。
1.3.2穴位敷贴
将用物携至病人床前,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根据医嘱选择穴位,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必要时剃掉敷贴药物部位的毛发。将加热后的药粒用橡皮膏敷贴在所选的穴位上,每天1次,每次4个小时左右。如出现皮肤发红,起丘疹、水泡、瘙痒,应停止用药。常用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内关等穴位。
1.4穴位艾灸
用艾条在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温和灸,每日两次,使脾运得健,浊气能降,气机条畅,升降复常则诸症自除。
1.5内服中药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以益气健脾,温中祛寒,多食补中益气温胃之品,中药汤剂宜热服。
2结果
本组患者经采用中医常用诊疗技法中的药物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后,痊愈87例,显效32例,有效1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达100%。
3讨论
胃脘痛属于慢性复发性病症,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单纯西药治疗难以解决胃痛复发。运用中医常用诊疗技法中的药物穴位敷贴疗法治疗胃脘痛能够弥补这一缺陷。本组患者使用中医药物穴位敷贴疗法及艾条灸法,加味补中益气方,在胃脘痛治疗中效果较好,加快了治愈速度,无不良反应,花费较低,疗效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世云.李道宽.刘昀.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痛临床护理观察.北方药学.2012.6.
[2]毛雪梅.罗文等.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1.28.
[3]苏春倩.?李明雁等.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炙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护理体会.临床医学.中外健康文摘.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