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危险因素及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危险因素及防治

魏靖云

魏靖云

(泉州市儿童医院362000)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我院儿科于2014年5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共188例高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并对患儿的发病因素与治疗之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有效激励。结果:和围产因素进行比较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围产因素的发病率小于感染因素所占的比率,并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围产因素的发病率高于母乳性黄疸所占的比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依据患儿高胆发生的原因,病结合其所患黄疸的具体程度,来分别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治疗之后,患儿的黄疸逐渐消退,并且其自身的血胆红素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导致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的,因此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防治。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危险因素;防治

作为新生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非常复杂,在临床上也各有特点,并且近几年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病情严重者,将很有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的一系列后遗症。所以说,通过实施早期干预,来对那些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及早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致残率与后遗症,同时也能够对小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本文就对我院儿科于2014年5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共188例高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于2014年5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共188例高胆患儿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其中有76例来自于我院儿科门诊,剩余112例来自于我院产科。在这188例资料中,包括女55例,男133例。其中包括胎龄<37周的35例,胎龄为37~42周的151例,过期产的2例。

该188例资料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当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小儿在出生后的1d之内出现黄疸现象;第二,黄疸间歇反复出现的;第三,足月儿的血胆红素大于12.9mg/dL的,或者是足月儿的血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5mg/dL的[1]。

1.2治疗方法

具体需要依据患儿黄疸病情的轻重,来给予其辨症施治,其中主要包括肝酶诱导剂治疗,蓝光照射治疗,抗感染、白蛋白以及抗生素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方法。在进行患儿血胆红素值的实际测定时,所运用用的主要是产自法国的,澳斯龙AL-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通过采用SPSS13.0软件,来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学处理。其中,率的比较主要通过运用χ2来进行检验,若P<0.05,这表示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发病因素的结果分析

和围产因素进行比较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围产因素的发病率小于感染因素所占的比率,并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围产因素的发病率高于母乳性黄疸所占的比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1。

表1发病因素的结果

2.2治疗后效果

依据患儿高胆发生的原因,病结合其所患黄疸的具体程度,来分别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治疗之后,患儿的黄疸逐渐消退,并且其自身的血胆红素也逐渐恢复正常。其中包括有效141例,占总数的75.00%,显效的44例,占总数的23.40%,并发胆红素脑病的有2例,剩余1例为Rh溶血病,需要对其进行换血手术,因而进行了及时的转院治疗。

3讨论

在新生儿时期,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一旦新生儿血液当中的胆红素含量超过了(5~7)mg/dL,那么其就会出现一些能够被肉眼所发现的黄疸,而其中一部分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未结合型患儿,就很有可能出现胆红素脑病,俗称核黄疸。一旦患该病,就很容易导致小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并且该后遗症是不可逆的,病情严重的也存在着较大的死亡可能性。一般情况下,在出生一周之后,有40%~60%的新生儿都有可能出现黄疸的病症,且该病症可以被分成病理性与生理性两种[2]。新生儿的血胆红素代谢紊乱,通常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再加上各个地区的环境特征诊断条件不同,导致新生儿的发病原因也会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性。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对于酶的化验技术还有所欠缺,其在诊断的过程中也主要是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来对病因加以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和围产因素进行比较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围产因素的发病率小于感染因素所占的比率,并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围产因素的发病率高于母乳性黄疸所占的比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3]。

事实上,在引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因素当中,感染因素让旧是导致其发病的一项重要原因,并且其在各种因素当中所占的比例约为39.90%。现阶段,随着母乳喂养的大力提倡,导致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不断的提升。只不过,到现在为止,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还不明确。总而言之,导致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的,因此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防治[4]。从根本上来讲,该病防治的重要关键,就是防止其出现胆红素脑病。总的来说,通过对新生儿进行有效的胆红素水平监测,并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对TSB水平较高的新生儿进行全面的干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并且控制住新生儿胆红素脑部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捷,杨勇,梅家平,杨传忠,叶素芬,钟慧君.487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03:352-354.

[2]陆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的多中心调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3]张立春.7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国临床研究,2010,03:206-207.

[4]周俊新.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03:59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