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龙(江苏盐城市南洋中学江苏盐城224000)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0)09-025-0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笔者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过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教学要从矛盾开始
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讲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是难点。如对于0.=1这一等式,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伯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法,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这。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S=(<1)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三、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觉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落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如:函数f(x)=ax2+2ax+1的图象都在X轴上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错解为a>0且(2a)2-4a<0,得出0<a<1,而忽略了a=0的情况。
四、设疑于结尾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每当故事发展到高潮,事物的矛盾冲突激化到顶点的时候,当读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结局时,作者便于工作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香港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
如在解不等式时,一位教师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即采用解两个不等工组来解决,接着,又用如下的解法:原不等式可化为:(x2-3x+2)(x2-2x-3)<0,即(x-1(x-2)(x-3)(x+1)<0,所以原不等式解集为:{-1<x<1或2<x<3}。学生会迟疑,这是怎么解的,解法这么了!这位教师说道:"你想知道解法吗?我们下节课再深入具体地探究"。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转化为学生自己思维的矛盾。只有把客观矛盾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维矛盾,才能产生激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