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数学学习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谈谈初中数学学习策略

文志强

文志强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教学中出现了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关注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策略;学生

作者简介:文志强,任教于内蒙古阿巴嘎旗第一中学。

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教学中出现了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大幅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关注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掌握的知识、技能不系统。二是学生缺乏耐挫能力、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三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四是受到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智力思维水平存在差异,使得有些学生在接受、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上存在很大的困难。五是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敢请教同学或教师,怕被同学认为“笨”,或是害怕教师的严厉。

在新课程标准下,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反映人们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直觉思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思维形式,它具体表现为思维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从总体上直接加以认识把握,以一种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做出某种猜测。科学家常常依靠直觉进行辨别、选择,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或最佳方案;也常常凭借直觉启迪思路,发现新的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思想,建立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数学直觉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训练提高:(1)注重知识积累,培养记忆性直觉。直觉思维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在平时,教师要抓好学生的数学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数学的研究方法及知识间的联系,同时还应广泛地汲取课外各科知识,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才有可能产生数学的“灵感”。(2)鼓励设疑猜想,培养预见性直觉。(3)优化练习实践,培养发现型直觉。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强化学生直觉思维的训练,充分地挖掘教材资源,直觉判断是在对问题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的直接判断。

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如何避免数学教学中的乏味?

首先在课堂上不要怕学生闹,要大胆地放,允许学生讨论,鼓励他们,正确的加以引导,在他们零乱的思维中抽条出正确的符合题意的东西,选择适当的时机收住“混乱的课堂秩序”。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了知识的要点,记忆也会深刻。其次,教师本人要思维丰实,大胆联想,以开放式思维,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范围和模式。再次,多举一些学生熟知的实物和事例,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而且有亲切感,会使一个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化,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变得浅显易懂。

具体说,教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呢?以下浅谈一些教学策略:

一、改变学习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要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还要经常沟通和交流,防止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消极情绪,进而导致厌学。只有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才能积极地应对和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

教师还应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使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数学知识,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了数学,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首先,在备课时就要争取分层备课;其次,在上课时多提问题,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第三,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精讲多练,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练习时间,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业负担;最后,布置作业也要分层次,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加强课后的辅导。

数学思想方法不仅会对数学思维活动、数学审美活动起着指导作用,而且会对个体的世界观、方法论产生深刻影响,形成数学学习效果的广泛迁移,甚至包括从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实现思维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飞跃。可见,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是由知识点的数量和数学思想方法结合、数学思想方法能够优化这种组织方式,使各部分数学知识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发挥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常见的数学思想有:化归思想、分类思想、基本量思想、无关思想、调整思想、递推思想等;常见的数学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消去法、代定系数法、判式法、映射法、数学归纳法、数形结合法、交集法、构造法、迭加法、对称法。

对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几点思考:

1.要通过对教材完整的分析和研究,理清和把握教材的体系和脉络,统揽教材全局。然后,建立各类概念、知识点或知识单元之间的界面关系,归纳和揭示其特殊性质和内在的一般规律。

2.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将数学思想方法有机地渗透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之中,教学计划的制订应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综合考虑,要明确每一阶段的载体内容、教学目标、展开步骤、教学程序和操作要点。数学教案则要就每一节课的概念、命题、公式、法则以至单元结构等教学过程进行渗透思想方法的具体设计。通过目标设计,在知识的发生和运用过程中贯彻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一体化。

3.重视课堂教学实践,在知识的引进、消化和应用过程中促使学生领悟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最终形成独立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范例和解题教学,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一方面要通过解题和反思活动,从具体数学问题和范例中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并提炼和抽象成数学思想;另一方面在解题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对发现解题途径的定向、联想和转化功能。从思想上提高对数学方法教学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和掌握数学知识都纳入教学目的。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忽视数学方法的教学。

二、用一颗平等的心对待学生,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

要真正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还得给他们以心灵上的关爱。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给予他们一些关爱,多给予他们一些帮助,让他们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来,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给他们带来的温暖,感受到在教师心目中他们和其他学生具有平等的地位。课堂提问时,要给他们投向一种充满信任的眼光,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要热情耐心去引导,让他们从心理上去掉心中的包袱,减轻心理压力,主动地提问,主动地接受学习,从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运用自己各方面能力,包括个人品格、口才、知识各方面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喜欢一个幽默、知识广博、品德高尚、善解人意、肯助人的教师,让他们觉得教师就是正义与公理的化身,他们也最信服这样的教师。课余时间要和学困生多交流,多交心,做真正的朋友,从而拉近感情的距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做一个学生喜爱的教师,而不要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那样只能使教师和学困生之间的“沟壑”越来越深,给学习带来困难。

那么作为数学学习主体的学生,面对未来的中考,该如何搞好数学的复习?

1.有所侧重,温故知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复习。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以及课本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有所侧重。

2.注重根本,夯实基础。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基础,是以后学习的关键。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做题就会出现问题。

3.注重课本例题,把握思路。课本上的例题是基本知识的典型运用,中考当中有不少是课本例题的变形题和引申出来的题目。切实掌握例题的精髓,将为解题指明方向,准确定位解题的基本思路。回味一下例题,会使你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更加明朗。在解题时,少走弯路,减少人为障碍。

4.注重练习,拓宽思路。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要注重做一些练习题。但有的同学只注重概念、公式、运算法则、解题步骤等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不注重练习。解题是对基本知识的运用,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光有知识,不运用,知识是无用的知识。知识不运用,就是死的知识。死记例题、死记公式,就会造成知识运用不灵活。不注重练习,就很难改变思维方式,思维就容易走向狭隘,这是学习数学的大忌。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重适当练习,拓宽思路。总之,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有所侧重,注重根本,通过熟读例题,把握住解题的基本思路,通过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拓宽思路,让自己的头脑更加灵活。

总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方法,注重基础,共同合作,来提高数学教与学的质量,最终将数学理论运用到现实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内蒙古阿巴嘎旗第一中学

邮政编码:011400

JuniorHighSchoolMathematicsLearningStrategies

WENZhiqiang

Abstract:Withthepopularizationofcompulsoryeducationandtheimplementationofnewcurriculumstandard,somestudentswithlearningdifficultyappear.Inordertoimprovemathematicsteachingquality,wemustconcernstudents’developmentandhelpstudentssolvethedifficultiesinmathematicslearning.

Keywords:juniorhighschoolmathematics;learningstrategies;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