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七幼儿园周美翠
【摘要】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需要我们要有耐心、有恒心,持之以恒。发现幼儿的优点、及时的鼓励,是改变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关键。创设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给幼儿更多的锻炼机会。坚持锻炼幼儿自理的能力。强化激励,做到家园一致。
【关键词】常规;常规教育;习惯
【中图分类号】G267【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6-0034-01
乐乐刚上幼儿园时,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可是每当吃饭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低着头吃饭,而他却坐在那儿“看饭”,一直等着老师过去喂他,自己一口饭也不吃。刚开始时以为他不舒服,可一连几天都这样。后来,我们从与乐乐的妈妈交谈中,了解到原来乐乐一岁半的时候,就能自己拿勺子吃饭了,不过吃得到处都是饭粒,还经常撒饭,嫌他把衣服弄脏了,从此就不让他自己吃,一直喂他吃饭,结果造成了孩子到现在还不会独立吃饭。在我班,不会独立吃饭的幼儿还有;不会独立大小便的幼儿也有……生活自理能力差,成了当代独生子女的一大弊病。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进餐时不乱跑、吃好早餐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
一、从小培养,从小事抓起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前儿童年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都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自我控制力较差,各种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因此,教师对他们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如我带小班时,有一个孩子,既调皮又好动,正常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常常被他搅乱。每次活动时,他不是到处乱跑,就是将别人推倒,批评教育对他一点效果也没有。就在我对他失去信心的时候,我却发现了他的优点。在一天中午吃饭时,他吃完一碗饭,走到我的身边小声的说:“老师请你再帮我盛一碗饭”,当时我很好奇,我对他说:“你说的真好,真是一个礼貌宝宝。如果你的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他听了我的话,用兴奋的眼神望着我,然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鼓励他说:“你看小朋友都为你高兴呢,你现在就是我们班的礼貌宝宝啦。”他在我的鼓励下,在晚饭时。他很安静的在那坐好等待老师盛饭,对他的表现,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也纷纷鼓掌向他表示祝贺。从此以后,这个孩子渐渐地变了,他不仅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行为习惯,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给小朋友放小勺,主动帮助老师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等。由此可见,教师细致的观察,不失时机的鼓励,是使幼儿积极接受教育,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因素。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给幼儿更多的锻炼机会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活动中我发现我们小班幼儿会用夹子夹自己作品袋没有几个人。为了让幼儿学会用夹子夹自己作品袋,我们就设计一个《夹夹乐》的区角。利用彩色的卡纸做成太阳、刺猬等小动物。然后设计情节,让幼儿来练习夹夹子。例如:太阳的光被云朵遮住了,它好害怕,请小朋友快快来救救太阳,把它身上的光找回来。幼儿就把夹子一个挨着一个夹到太阳的边上。当作太阳光。还设计了《喂宝宝》的区角。在鞋盒上贴一个个张大嘴巴的小动物,如小猫、小狗、青蛙、小牛、小兔等。然后设计有趣的情节:小动物到班级里来做客,我们来招待小动物,请他们吃饭。让每个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着喂他们吃饭。通过一次次的锻炼,午餐时,再没有孩子把饭粒撒出来了。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串珠珠》、《系鞋带》等区角。通过这些区角,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有趣的故事,更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强化激励,做到家园一致
老师要促进形成家园共同教育的合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幼儿园,孩子们为什么能够形成不挑食、准时睡觉等好的行为习惯,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强化激励作用。例如孩子因偶尔在活动时发言积极受到老师的赞扬,那么这种行为就会经常表现出来,该行为的增强是由于老师的赞扬起了强化作用。
可是,孩子在园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其原因,除了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外,主要还在于家里家长在家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即使制定了一些规定,也由于父母娇宠惯养,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这些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所以,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要做到有效的家园沟通,延续幼儿园的某些常规制度,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新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制止和消除不良行为,父母还必须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先肯定孩子的“闪光点”和长处,然后提出孩子的犯错,分析其犯错的原因,商量家园共育的方案,切不可一味指责,伤害家长及其孩子的自尊心。
四、坚持锻炼幼儿自理的能力
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需要我们要有耐心、有恒心,持之以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更是如此。不能今天让幼儿学习掌握生活自理能力,明天嫌幼儿做得不好或添麻烦,就包办,代替了。孩子特别好模仿,有时你在调颜料时,孩子会有兴趣地尝试一下,这时,你可以让孩子试一下,别担心孩子干不好,或添麻烦、帮倒忙。另一方面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在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不小心打翻颜料或弄了一地的水等。这时,我们应多鼓励,少指责埋怨,以保护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我们还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情感的交流。只要教师始终用一颗爱心,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捕捉任何一次瞬间即逝的教育契机,不失时机的给予鼓励。对幼儿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将起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瑞雪的《爱和自由》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习惯决定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