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模仿法摭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初中作文模仿法摭谈

杨敏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杨敏

作文,一直是困扰着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老师困惑于作文该如何教,学生为写作文而愁。

古代东施为了追求美丽效仿西施,但试想,这样的做法不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学生想写好作文也可以学学东施,从模仿中找到作文的门径。

首先,要敢于模仿。但凡学画画、学写字、学唱歌等等,都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模仿过程,熟悉老师的技法,然后才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创作。到了一定时候,熟能生巧,创作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模仿既能降低学习事物的难度,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而且人从呱呱降生到咿呀学语,从幼童到长大成人,甚至可以说在每个阶段都离不开模仿,模仿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所以学生应该敢于模仿范文,大胆地学习范文。

其次,模仿要得法。东施效颦为何落得一个被后人嬉笑的下场?缘于她的不得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时,学生应重视对自己模仿能力的培养,注意模仿的方法,运用得法,方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会变成“四不像”。作文学习的模仿之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模仿语言

语言是给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思想以形态的媒介,文学是借助语言来作雕形描写的艺术。如果把文章比作女子的话,那么出彩的语言就是她出众的外貌。如学完朱自清《背影》,学生可模仿这篇文章的语言,学写写人记事的文章,一位学生的作文里面就有这样的句子:“望着他那胖胖的身影,望着他那焦急的神情,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原来父亲深深地爱着我,而我却那样对他,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我赶紧拭去了泪,不想让父亲看到,怕他担心让他难过。”这样的语言很感人。学生在平时语文学习中,要学会积累,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把自己所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词汇也就不知不觉地丰富起来,语言也就不知不觉地优美起来。

二、模仿结构

好的作文不仅要有一副漂亮的“面容”,还要有一件得体的“衣服”。完整的规范的千姿百态的结构才是一件剪裁得体的衣服。模仿结构,可以学习全篇结构安排的特点,也可以模仿局部的层次安排。

学生还可以模仿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等。仍然是刚刚的那个例子,有个别学生也模仿了该课的开头,一位学生的作文第一段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动物在欢唱。’提起丰富多彩的淹城动物园,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到淹城动物园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梦。这次,我终于飞到了淹城动物园,在那树林的掩映中,观河马表演,过惊险木桥,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回忆……”颠覆了老套的开头,挺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三、模仿写作手法

文章的写作手法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现文章内容,因而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是表现手法;白描、对比、象征是表现手法;人物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是表现手法;顺叙、倒叙、插叙也是表现手法。模仿写作手法要先易后难,紧扣一两点展开训练,切忌面面俱到。

如在学完《背影》之后,学生都被朱自清笔下的那位父亲给深深感动了,特别是那个买橘子的场面。学生也可以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写写自己的父母。一位学生的作文中这样写道:“深秋的风,很冷,父亲开着电动车带着我飞驰着,狂风吹乱了他原本就杂乱的头发,身上的单衣像风中的旗帜一样鼓鼓囊囊,分外显眼,似乎在讽刺我的不孝。父亲时不时地耸耸肩,拢拢破损的衣领,却依然加大马力往前开。这一刻我才明白父亲的后背是这么的宽阔与结实,为我遮挡了十四年的风风雨雨,想到这,我的眼睛模糊了……”学生能抓住最精彩、最闪亮的一个瞬间,运用细腻的手法来刻画父亲的形象,这样不仅学会了细腻刻画人物的方法,也懂得了亲情,理解了爱。这种在细心品味文章艺术技巧、领会“形神特质”,反复品读、形成语感的基础上进行的追求“神似”的仿写,比起随意性的作文来要有效得多。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模仿只是创新的第一步,切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推荐了一篇例文《从那一刻起》,作文是以“一岁——面对”“八岁——分享”“十二岁——坚强”作为小标题来串联文章的。随后我让学生也以该题写了一篇作文,结果是绝大多数的学生仍以年龄为小标题来组织材料,不知创新,这样的模仿就只是停留在纯粹的“依葫芦画瓢”上,永远只是停留在学习的最初阶段,这样的模仿就变成了学生创新写作中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