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第一中心小学365500
摘要:新课标理念为今天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立足于以人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真正主人,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课堂学生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平时教学中,我注重与生为友,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内心深处乐于和教师交往,使学生主动地、快乐地、轻松地参与学习。适时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时时处处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像叶澜教授所说的那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克服“一讲到底”,提倡学生自学
1.加强备课。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上好课。而备好课又是上好课的关键。那么,如何备好课呢?
(1)钻研教材。教学大纲体现着国家对本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熟悉和掌握大纲要求是教师备课的基本内容之一。教师要认真地从总体上搞清楚所教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结构,明确该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2)了解学生。教师必须全面了解与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估计,并能预见学生学习每一课题会遇到的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要重点学习,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就能事半功倍。
(3)设计教法。首先选择教法要有利于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符合语文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综合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教法。例如自学中,教师根据课文的教学目的设计好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探索知识,最后完成教学任务。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有顺序自学、点拨自学、重点自学几种,因此,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法在实际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段把握。教学的要求不同,对学生自学的指导、要求和时间的安排有别。小学中、高年级应该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低年级应以教师讲授为主,特别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培养。
3.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自学。学科的性质不同,自学的要求和形式有别。如语文主要是指导学生领会阅读和习作的方法,然后根据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
4.课堂中自学的教学结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和学科特点做具体的设计。应注意: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提供自学的内容和条件。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为学生“开始”、“平坡”、“解疑”,争取能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自学要引进时代的活水。现在社会的显著特点:一是开放式,国门大开,互通有无;二是一体化,网络时代天涯若比邻;三是发展快,瞬息万变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教材的改革更新与之有一定的距离,教材的容量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提倡学生自学只有引进时代的活水,才有生命活力,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报、收看新闻等形式,及时关注当代科研最新成果,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保持一颗好奇、创新的童心。
6.自学要贴近鲜活的生活。生活即语文。社会这本大书里的语文资源十分丰富,教师要全力开发并努力利用。从人力资源来说,社会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都可以请进课堂作为活生生的教材;从物力资源来说,城镇、农村、军营、大自然都可以成为生动的语文教科书。我们要积极带领学生走进社会,接触并体验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7.自学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有造诣的学者,无一不是大量地阅读课外书。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更多的信息,就要努力开拓书源,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在学校或班级开设书讯栏,建立图书角,订阅书报,举办读书报告会、佳作欣赏会、剪贴资料展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
二、名师重质疑,导师善释疑
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勤学、乐学,最终达到善学。成功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师发现和“制造”矛盾,并诱导学生自己主动化解和清除矛盾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重质疑并善于释疑。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倡愉快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和教学是密切联系的,认为兴趣是自觉性的特点,是智慧、灵感的源泉。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有吸引力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没有乐趣的课是不能发展智力的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发展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不仅迎合小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的心理特点,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应从“培养自学为目标,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宗旨”,为求发挥学生优势,挖掘学生潜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自己的课堂,同时也给学生施展才华的天空和大海,让他们的聪明才智也在这无拘无束的课堂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宗在琴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