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2010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河池市2010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唐保晖黄丽华吴林洪

唐保晖黄丽华吴林洪(河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河池547000)

【摘要】目的对河池市2010年流感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了解河池市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分析预测流感流行的趋势和特点,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监测哨点医院、流感疫情常规监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先用real-timePCR法完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再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10年共检测标本49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5份,检出率为15.31%;其中B型60份,季节性流感H3亚型3份,甲型H1N1流感12份;75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经MDCK细胞培养后,有2份阳性,阳性率为2.67%,其中甲型H1N1流感1株,B型(Yamagata系)1株。结论2010年河池市有甲型H1N1流感、B型流感及季节性流感H3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流行特点是春季、夏季两个高发季节,流行优势株为甲型H1N1流感和B型流感病毒,1月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4~7月以B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8月份后则各型流感病毒活动明显减弱。

【关键词】流感病毒监测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分甲、乙、丙3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第一个实行全球性监测的传染病[1],流感病毒抗原在不断地发生变异,致使人类至今还不能对流感流行进行有效的控制。我国被公认为流感的多发地,中国的流感动态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2]。而流感监测是预防流感的关键策略和措施之一,也是确定流感流行株、推荐疫苗组份、及早发现变异株、进行流感疫情预测和预警的基础。河池市于2009年9月建立河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是广西省15个流感监网络实验室之一,也是411个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之一。为了解河池市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分析预测流感流行的趋势和特点,及时准确预测和制定有效的流感防控措施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现将河池市2010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共采集咽拭子标本490份,其中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433份,流感疫情常规监测57份,所有标本均在48h内4~8℃条件下保存并及时送河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如不能及时运送则在-70℃保存,并在一周内送达实验室检测。

1.2主要检测试剂及仪器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HighPureViralRNAKit购自Roche公司;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购自广州华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荧光PCR仪为ABI公司7500型。

1.3流感病毒检测及鉴定实验室在收到标本后,先采用real-timePCR法完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分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2结果

2.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情况2010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标本49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5份,检出率为15.31%(75/490);其中B型60份,季节性流感H3亚型3份,甲型H1N1流感12份;从核酸检测情况看,全年流感病毒有3种类型交替流行。

2.2流感病毒分离鉴定情况采用MDCK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并用血凝抑制方法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共对75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有2份阳性,阳性率为2.67%(2/75),其中甲型H1N1流感1株,B型(Yamagata系)1株。

2.3时间分布全年除2月、3月、10月、12月未检出流感病毒外,其余各月份均检出流感病毒,病毒检出高峰出现在1月、4月、6月和7月。1月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4~7月以B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8月份之后则各型流感病毒活动明显减弱,见图1。

2.4年龄分布75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的患者年龄在2~60岁之间,有43份是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检出,其中17岁以下中学生8份,12岁以下小学生13份,7岁以下学龄前儿童22份;18岁以上成年人中检出32份。提示未成年人较成年人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学龄前儿童感染明显。

2.5爆发疫情监测情况全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4起,报告病例数125例。疫情涉及2个县(市、区);1月份有3起,为甲型H1N1疫情;4月有1起,为B型流感疫情;4起爆发疫情均发生在农村小学。

3讨论

3.1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河池市有甲型H1N1、B型和季节性流感H3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提示河池市人群中有三种流感类型交替出现,共同循环,其中1月份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为主;4月份开始B型流感病毒逐渐增多,到6月份达到最高峰,之后各型流感病毒活动逐渐减弱。疫情以局部爆发为主要特征,且集中在学校。全市上半年的爆发疫情由甲型H1N1流感及B型流感病毒引起,下半年无流感暴发疫情报告。

3.2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为2009年引起全球大流行的病原体,在我国大致经历了疫情的传入、本士暴发、全国流行、和疫情平稳四个阶段后,河池市流感监测显示2010年甲型H1N1流感检出情况是1月份11例和11月份1例,其余月份均未检出。这可能与甲流在2009年在全球均已感染,很多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已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有关。而且我国2009年是第一个大规模为优先人群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人数达到1亿人次。甲流已进入季节性流行模式,估计在今后的时期,甲流将以季节性流感的形式持续存在较长的时间,但暴发仍有可能发生。因此仍然应密切监控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特征以及其抗原性变化。

3.3监测结果显示,河池地区流感病毒流行呈现春季和夏季两个高发季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月、4月、6月和7月确诊流感病例较多,提示河池市对高危人群及易感人群大规模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为冬、春季节。

3.4从实验结果看,核酸检测的阳性率高于病毒培养。样品中只要存在流感病毒核酸,核酸检测就能检出阳性。病毒培养病毒受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人员及细胞株等多种因素影响,病毒培养要求样品中有活的流感病毒才能是阳性结果。这些可能是核酸检测的阳性率高于病毒培养的原因。我们流感病毒监测的目的在于筛选出本年度流感病毒流行的代表株,而我们先核酸检测再病毒培养能较好的达到这个目的。此外,病毒培养阳性率偏低的另一原因可能是与各监测哨点医院医务人员采集标本的质量有关。部分医院对于流感监测工作重视不够,标本采集和保存不够规范,送样不及时等情况依然存在,监测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流感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流感病毒分离鉴定技术水平,及时分离出有代表性、变异性的毒株,充分发挥流感病原学监测的积极作用,提供更科学的检测数据。对于流感的预防、疫情的控制和疫苗株的备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5本实验室采用real-timePCR技术对流感病毒进行核酸检测,该项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流感病毒检测最先进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始点定量和荧光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累积荧光强度而实现的。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线性关系好、操作简单、普通PCR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可检出极低拷贝数的核酸,使真正意义上的流感早期诊断成为现实[3,4],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3.6应加强公众流感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由暴发疫情监测结果可见,河池地区流感的暴发集中在学校,因此要特别加强学生、教师的宣传发动工作,进一步健全学校卫生,尤其是农村的学校卫生工作,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传染病预防意识,这对于避免疫情的发生和蔓延起着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元吉,程小雯.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其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2.

[2]祁俊林.流感病毒大流行株起源研究的现状[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1998,5(2):41-45.

[3]王建华,张晋峰.流行性感冒预防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9.??

[4]张春明,乔传玲,陈艳,等.猪流感病毒M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8,20(10):80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