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要点
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先进的种植方法和育种技术是决定林木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应不断优化林业种植方法和育种技术。
1规范林业育苗技术的必要性
自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出现以来,林业生产越来越受重视。现如今,林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林业发展任务越来越严峻,林业待开发面积也在持续增加。而且我国森林资源由于森林存量低且分布分散、树木年均生长量小等原因,长久以来造成了木材供不应求、优质树木产量低等弊端,大大降低林业及林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额。所以,现阶段合理利用现代科学化的育苗技术,管理好林业资源势在必行。利用科学的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森林面积将逐渐扩大,以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
2林业育苗技术要点
2.1育苗方式的选择
选择育苗方式是林业育苗的第一个关键点,因为与林木前期生长环境、后期生长以及成本投入和技术难易程度息息相关。现今的林业育苗方式主要有组培育苗、嫁接育苗、容器育苗和常规育苗等。其中,常规育苗是在苗圃中进行的,经播种或者扦插的方式培育出造林和绿化用的苗木,这种方式成本低、操作相对简单,适合集体和个体育苗。组培和工厂化育苗是在温室中进行的,这两种方式能够缩短育苗周期,加快育苗速度,所以能够提高苗木质量和成活率。嫁接育苗和容器育苗技术,是在种子或者插条等繁殖材料紧缺、技术不完备的情况下使用的。所以,组培育苗、工厂化育苗、嫁接化育苗和容器化育苗,适合受自然环境影响大、苗木质量不易保证、育苗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的大田常规育苗[1]。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育苗方式。
2.2苗圃的选择
苗圃是培育苗木的地方,苗圃地质量直接影响所育苗木的产量和质量。在生产实践中,由于苗圃地选择不当而给以后的育苗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的例子有很多。理想的苗圃地应满足5项要求:(1)要选在造林地附近,以避免因长途运输而使苗木失水过多、降低苗木质量、增加造林成本,所培育的苗木也能很好地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提高造林后树木的成活率;(2)把苗圃地设在交通较方便的地方,有利于及时运送生活用品、育苗生产资料和苗木;(3)苗圃地要距居民点近,能保证及时利用季节性劳动力,也便于得到技术管理指导和方便机具维修;(4)要避开人、畜活动对育苗生产的干扰;(5)要有充足能源和符合要求的水源供应;(6)苗圃地的土壤环境一定要满足土壤肥力状况良好、疏松团粒结构、沙壤土或轻土壤和黏土、pH值在5~8等条件[2]。
2.3育苗树种的选择
选择育苗树种时,首先要根据苗圃所在地进行挑选,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环境的树种。其次是根据当地林业局、园林局等部门可投入的资金数目和苗圃面积来选择树种。因为苗圃树种培育的树种越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越强,但更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树种,所以育苗之前一定要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了解市场对于树种的供需情况再进行选择。
2.4分辨造林地立地条件
造林地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即造林地能够提供给林木光照、热量、水分和养分的总和。所以,根据土壤和周围环境,造林地分为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以及撂荒地、采伐荒地和火烧荒地、需要局部更新的造林地等。不同造林地需要选择不同的苗木种植方式。在土层深厚、竞争植被少的平地采用大苗造林;立地条件差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选择根系发达的苗木:在苗木竞争激烈和虫害危害严重的立地条件下,要选择大移植苗、容器苗等。
2.5耕作方法的选择
“深耕细作”是自古以来提高农作物高产的重要保障。所以,不同土地适合的耕作方法也不一样。对于育苗地,秋季起苗后,平整土地,提供充足水分。来年春季提前做床播种且顶浆耙地。对于农耕地,农作物收获后立即浅耕,杂草萌发时深耕细耙。对于生荒地及撂荒地,先割草施绿肥,在杂草种子萌发后、雨季之前耕地[3]。
2.6育苗病害预防
自然环境多变是育苗产生病害的重要原因。其中,自然环境会对育苗造成冻害、水害等。苗木生长过程中,树木本身会产生蚜虫等病虫灾害。育苗者在育苗期间一定要重视苗木蚜虫等虫灾以及自然灾害的产生,保证树苗健康生长。
3结语
从种子到树木,育苗过程是最重要的。要发展林业经济给我国国民经济提供支持,就必须深入研究林业育苗技术要点,且彻底贯彻到林业育苗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王月霞.林业育苗技术质量要点研究[J].农家科技,2015(10):248.
[2]刘守超,贾苗.浅析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J].种子科技,2018(6):24,26.
[3]王旅清,张晓东.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8(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