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筛查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筛查及意义

张惠月苏翠敏佘日光

张惠月苏翠敏佘日光(福建省晋江市医院福建晋江362200)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从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出生的1354例新生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出生的新生儿1354例,住院期间均给予体格检查、详细的心脏停止,出生7天内对有病理性杂音、皮肤青紫、气促等不能用呼吸、神经系统等级别解释者,进一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结果筛查1354例新生儿,发现听诊异常者35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16例,检出率11.82‰。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PDA)6例,房间隔缺损(ASD)5例,室间隔缺损(VSD)3例,复杂型青紫性先天性心脏病2例。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等检查,可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164-02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心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障碍引起的,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血管畸形,是新生儿及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发病率最高的先天性畸形。据最新调查统计表明,活产新生儿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4.05‰-12.3‰[1]。且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对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对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出生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畸形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我院出生的1354例新生儿,每位新生儿住院期间(3-7天内),新生儿科医师均予体格检查,并进行详细的心脏听诊,对有病理性杂音、皮肤青紫、气促等不能用呼吸、神经系统等级别解释者,进一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我院采用PHILIPSHD11XE)进行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以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主,动脉导管在生后1天内大多已功能性关闭,[2]故将动脉导管未闭归入先天性心脏病;由于<5mm的房间隔缺损与卵圆孔未闭在彩色超声多普勒不易鉴别,在1岁以内可以自闭,故将≥5mm者列为房间隔缺损,<5mm者列为卵圆孔未闭。[3]

2结果

2.1早期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

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我院出生的1354例新生儿,发现听诊异常者35例(11.82‰),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后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16例,即疑似病例中的45.71%均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余19例发现II级及及以上杂音者,其中6例心脏结构及功能未见异常,12例为卵圆孔未闭(<5mm)。

2.2经彩色超声多普勒心动图确诊的16例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类型

对临床疑似先天性心脏病的35例患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临床确诊为16例,包括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PDA)6例(37.5%),房间隔缺损(ASD)5例(31.25%),室间隔缺损(VSD)3例(18.75%),复杂型青紫性先天性心脏病2例(12.5%),其中复杂型青紫性先天性心脏病1例为永存动脉干(I型)合并肺动脉狭窄、肺动脉发育不良、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狭窄伴关闭不全,另1例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SD)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5岁以下儿童一般以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为常见疾病,而其中室间隔缺损最为多见[4],大概占先天性心脏病的一半左右[5]。本组确诊的16例先天性心脏病中,占首位的却是动脉导管未闭(37.5%),第二位是房间隔缺损(31.25%),第三位才是室间隔缺损,与既往的统计资料出现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是非传染性疾病,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患病率不同。发病率没有季节变化,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构成比存在差异[5]。且据美国约翰.克罗和迪主编的新生儿诊疗手册所提到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中的不同日龄所占的类型构成比存在一定的差异。[6]故先天性心脏病在不同地区可存在不同的类型构成比。

各家所报告的检出率有较大的差异,欧美国家资料显示,先心病的发病率为8‰,而据最新调查统计表明,我国活产新生儿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7‰-11.17‰,经我院筛查的1354例新生儿得出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11.82‰,这与不同的国家、地区、时间、种族、所采用的诊断方法及诊断水平等多种因素的息息相关。

先心病为胎儿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近年来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发展迅速,及早发现,做出相应的处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该病最主要的体征是心脏杂音,出现率为58.6%[7]。

新生儿出现杂音常提示有先天性心脏病,但不能确诊,反之,未闻及心脏杂音不能完全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如出现心脏右室压力较高时,心脏从左至右的分流量减少,可导致杂音不明显,另像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可无明显的杂音[8],需要定期随访。对于高度怀疑者,即时予行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能有效的降低先天性性心脏病新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7.

[2]邵肖梅,叶鸿瑁.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70.

[3]许士梅.早期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和随访.中华围产学杂志,2006,9(4):259.

[4]邵肖梅,叶鸿瑁.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74.

[5][6]黄国英.儿科主治医师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6.

[6]约翰.克罗和迪,埃里克.艾肯伍德.新生儿诊疗手册.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1.352-353.

[7]梁永辉.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北方药学,2001,8(9):47.

[8]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