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乏力患者的临床护理

/ 1

子宫收缩乏力患者的临床护理

陈晓红

陈晓红(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子宫收缩乏力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以前者为最常见。子宫收缩乏力致产程延长可引起产妇衰竭、感染、产后出血、生殖道瘘的发生率升高,可使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

1临床表现

1.1协调性宫缩乏力(低张陛宫缩乏力)宫缩有节律性、极性和对称性,但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而间歇时间长,宫腔压力低(<15mmHg),宫缩<2次/10分钟。在宫缩的高峰期,子宫体隆起不明显,以手指按压子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此种宫缩乏力多属继发性宫缩乏力,临产早期宫缩正常,多见于宫颈扩张活跃期,对胎儿影响不大。

1.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高张性宫缩乏力)其特点是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的兴奋点来自子宫下段的一处或多处,节律不协调;宫腔压力达20mmHg,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子宫下段强;这种宫缩因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不能完全松弛,致使宫口也不能如期扩张,不能使胎先露如期下降,属无效宫缩。产妇自觉持续腹痛、拒按、烦躁不安,出现肠胀气、尿潴留等;胎儿-胎盘循环障碍,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潜伏期延长。

1.3产程曲线异常产程进展的标志是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将。子宫收缩乏力时,表现在产程图上的异常主要有8种类型:①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超过16小时;②活跃期延长:从宫口扩张3cm至宫口开全超过8小时;③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宫口扩张停止2小时以上;④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胎儿尚未娩出;⑤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⑥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最快,若此阶段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1.0cm/h,经产妇<2.0cm/h,为胎头下降延缓;⑦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晚期胎头不下降,停在原处达1小时以上;⑧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这8种异常产程,可以单独或合并存在。

2临床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产前应对孕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介绍分娩过程和子宫收缩的变化,使产妇及家属充分认识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了解自然分娩与手术助产的优缺点;讲解紧张-疼痛的因果关系及运用放松等减痛技巧的效应。

2.1.2进入产程后,进行任何操作前均应向产妇解释,鼓励家属给予产妇情感和促进舒适的支持;运用暗示、松弛及分散注意等方法,以减轻宫缩痛;随时向产妇及家属告知产程进展情况;解除产妇及家属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增强其对分娩的信心。

2.1.3设置安静、舒适的待产和分娩环境。目前国内部分医院设康乐待产室和Doula(导乐)陪产。爱人、家属的陪伴及一对一的陪护为产妇提供了心理支持,有助于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

2.2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护理

2.2.1第一产程的护理

(1)保证休息:要关心和安慰产妇,对产程时间长、产妇过度疲劳或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补充营养:鼓励孕妇多进易消化高热量饮食,对入量不足者,遵医嘱静脉补液,同时鼓励待产妇饮水,保证每天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500ml。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氯化钾、钙剂时,要注意保持输液管通畅,以免液体渗出血管外,造成组织坏死;遵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3)注意膀胱和直肠的排空:初产妇宫口开大不足4cm、胎膜未破者,给予温肥皂水灌肠。自然排尿困难者,先行诱导法,无效时给予导尿。

(4)催产素静脉滴注的护理:遵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必须专人监护,根据子宫收缩的持续、间隔时间及强度,随时调节剂量、浓度和滴速;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和胎心情况,每隔15分钟记录一次。避免因子宫收缩过强而发生胎儿窘迫或子宫破裂情况。

(5)预防感染:人工破膜后要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使用消毒会阴垫;避免粗暴地多次宫腔内操作等,以免引起感染。

2.2.2第二产程的护理应做好阴道助产和抢救新生儿的准备。

2.2.3第三产程的护理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药物,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密切观察宫缩、阴道出血情况及生命体征的指标。并注意产后保暧,及时补充高热量饮品,使产妇得到休息与恢复。

2.3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保证产妇得到充分休息。护士要耐心细致地指导产妇疼痛时做深呼吸及放松技巧,减轻疼痛。鼓励产妇表达其担心和不适感,随时向产妇解答问题。产妇休息期间,定时听胎心音。若宫缩不能恢复协调性或伴胎儿窘迫、头盆不称等,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参考文献

[1]郑怀美.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2]龚政凤,钱培分.临床妇产科护理分册[M].兴界图书出版社,2005.140.

[3]唐开兰.临产妇产程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学杂志,2006,1(3):266.

[4]韩云,董丽宏.舒适护理在产程观察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59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