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德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2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与COOK水囊对孕晚期引产安全性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米索前列醇引产,实验组为COOK水囊引产,分析对比两组的引产并发症。结果:米索前列醇组较COOK水囊组的产后发热率、羊水粪染率、宫缩过频率及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Apgar评分没有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与COOK水囊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COOK水囊;促宫颈成熟;引产
【中图分类号】R71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160-02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逐年凸显,孕妇及家属对顺产的期待越来越高,医院也在尽可能地在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在妊娠晚期,妊娠期并发症危及母儿安全时,为减少母儿免受进一步损害,需要人工促进宫颈的成熟并诱发子宫收缩来引产终止妊娠。现阶段,COOK水囊在临床上大范围使用,但未得到普遍,本研究对其引产效果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因计划性引产收入院的100名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米索前列醇引产,实验组应用COOK水囊引产。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平均年龄、平均BMI、平均胎次、平均孕周、平均宫颈B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OCTΙ类图形,有引产指征,无宫缩,子宫颈Bishop评分<6分。排除标准:①头盆不称、骨盆条件异常、可疑巨大胎儿;②胎儿宫内窘迫;③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阴道炎;④胎膜早破、瘢痕子宫、宫颈手术史;⑤有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及水囊应用禁忌。
1.2方法
对照组(米索前列醇组):足月妊娠经产妇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促宫颈成熟引产,于上午7:00排空孕妇膀胱,对外阴行常规消毒,将25μg米索前列醇(产地: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置入产妇阴道后穹窿,产妇平卧30min,未临产或宫缩弱者可每隔6小时进行1次重复给药(每次放药前需重新评估宫颈情况),每天2次,最大剂量50μg,夜间休息。给药48h还未临产为引产失败。
观察组(COOK水囊组):孕妇选取截石位,使用窥器充分暴露宫颈,将COOK球囊沿着胎盘着床的对侧插入宫颈口,球囊分别固定在宫颈两侧,将40mL生理盐水从顶端阀门注入,并拉宫颈球囊至宫颈内口。取出窥器,将40mL生理盐水分别注入子宫球囊、宫颈-阴道球囊,球囊外端包裹纱布后固定在产妇大腿内侧,自由活动。使用电子胎心监护2h,掌握胎心与宫缩状况。球囊放置12小时取后未临产者进行人工破膜(破膜前后进行胎心监护20min),1小时未临产或宫缩未加强者给予0.5%浓度的缩宫素,根据宫缩情况适当调整缩宫素浓度及滴速。于临产后取出球囊,并给予人工破膜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直到出现规律性宫缩,破膜48h后未进入产程活跃期则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1.3观察指标
产后发率、羊水粪染率、宫缩过频率及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Apgar评分。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数据,产时:子宫收缩过速、发热率及羊水粪染的发生率无差异,妊娠结局: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无差异,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见表1。
表1
3.讨论
引产是指在宫缩自然发动之前,用人工技术,刺激宫颈,引起子宫收缩,从而达到阴道分娩的目的[1]。引产指征[2]:孕周≥41周、羊水减少、计划性分娩、延期妊娠以及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合并症需终止妊娠。诱导宫缩,促进子宫颈成熟的临床常用方式有两种,一是安全性、有效性都得到认可的阴道米索前列醇,Jozwiak等人[3]研究认为米索前列醇会使宫缩过频;二是机械方法,Mozurkewich等人[4]研究认为机械引产使绒毛膜羊膜炎或产后发热的发生率较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晚期妊娠的引产,相对于米索前列醇引产,COOK水囊引产未增加孕妇的产后发热、宫缩过频及产后出血风险,其中转剖宫产、羊水粪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种引产方式的安全性大体相同,综合孕妇的喜爱偏好及孕妇自身条件,可以随意选择引产方式。
纳入的患者数量有限为本研究的局限性,缺乏大数据分析,对最终结果产生偏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CandappaIB,PmB.Inductionofcervicaldilationfortranscervicalembryotransferinewes[J].ReproductiveBiologyandEndocrinology,2014,12(1):129-137.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12):881-885.
[3]JozwiakM,BloemenkampKW,KellyAJ,MolBW,IrionO,BoulvainM.Mechanicalmethodsforinductionoflabour.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2;3:CD001233.
[4]MozurkewichEL,ChilimigrasJL,BermanDRetal.Methodsofinductionoflabour:Asystematicreview.BMCPregnancyChildbirth2011;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