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思索有效表达立足课文有效交流———语文中的自我表达与思维发散

/ 2

自我思索有效表达立足课文有效交流———语文中的自我表达与思维发散

吕红艳张丽君

〔摘要〕在语文的学习当中,说的能力比其他的能力锻炼的机会要少,而且在课堂中,我们往往重视“听读写”,教师的讲课,学生的听,学习的自我朗读,作文的写作和试卷的考试等,给予我们说的机会又是少之又少。而语文是语文和文字的合体,我们往往需要通过书面语和口语的双重方式来体现我们的能力,而且达到有效表达和交流的目的,课堂中应将口语提升融入到其中去,达到“自我思索有效表达,立足课文有效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表达思维交流口语

在语文教学当中,往往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阅读和写作,鲜有活生生的语言交际出现。从短期目标看,口语交际好像不能够提升学生成绩,也没有适宜的环境展开。但是从长远看,语文的口语交际却是必不可少,对学生的语言的实践交流和和阅读分析以及写作都有帮助。但是由于考试要求和效果的不凸显,语文的口语交际并没有展开来。

1轮流的登台演讲与交流,立足课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分析

我们很难在宏观上改变口语教育的考试环境,但是我们可以从微观上进行改进。这里的前提是学校和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口语教育的作用,特别是对当前考试和未来发展的作用。教师要知道口语直接会关系到当前考试的要求指标,两者存在息息相关的联系。

建议教师在每堂课程之前,拿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们挨个登台进行命题讲演,或者进行命题的讨论和辩论,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直接针对口语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命题可以涉及到学生的生活和当前有争议的问题,提前一天布置,指定学生进行准备,下一节课上讲台演讲,由在座的同学给予评论,是口头评论,这样完全以口头表达的形式展开,而且有益有趣充满了竞争力,无形中也会展示自己的口才,教师给与奖励和点评,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例如我们立足课文进行文章交流和思考,在学习了一篇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演讲,例如《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的文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上台对其中一个人物或这一段话进行分析,对于林黛玉语言和动作的分析,对于当时社会背景的分析,都可以弹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深化对于文章的认知和思考理解,或者第二个学生通过对于其他人物的评判,来思考当时林黛玉的处境,形成一种相互的对比和衬托,这也是我们口语表达的一个角度。

2小组合作的口语交流表达,立足课内的有效拓展

小组合作交流,就是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若干人,通过学习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较弱的学生,教师让每个小组确定一个话题,让后组内合作讨论,形成集体的认知和思考。这种方式可以提升效率,而且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我们学习老舍的文章,从一篇文章切入,像《茶馆》和《四世同堂》等文章,首先去体会其语言的风格与行文的意图,发现其语言含蓄直白朴实无华,而且充满了京腔京韵,这个时候,我们就从其语言入手,分析其内心的情感,我们拿来很熟悉的文章《济南的冬天》和《猫》等文章,我们将这种语言放在一起研究,发现这种语言风格就是老师的文风,我们再拿来鲁迅的文章,发现鲁迅的文章是含蓄而带有批判性的,像《故乡》《灯下漫笔》这一类文章,我们需要去深刻体会文章的内涵,并且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拓展其语言点,我们讨论各自的人生经历对于其风格的形成,对于语言背后的情感都有着深刻的洞悉,这种讨论可以建立在每个人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也可以自由发言。

3自由演讲的创新,立足课内拓展课外的思维发散表达

排除学生不正确的心里想法和心理因素,激发他们学习语文口语的兴趣,使之认识到“有所专长,必能胜出”,让大家敢于开口说话,增强实践交流水平,这样激发自信心而无不可,而事实证明,语文口语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和邀请,因为具有深厚的专业文学功底和综合应变的能力,因为在专业性方面的突破,所以某种程度上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发挥专长。

自由演讲是立足课内的发散性思维演讲,提升对于口语的表达和创新能力,我们有效的进行课外的发散,提升对于课内的认知。例如课文中学习到《理想》这一课,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走向讲台,讲述自己的理想,或者展开人生与理想的讨论和交流,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理想,然而孰高孰低,孰好孰坏,有没有层次之分,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理想,这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通过口语交际提升了自己的交流水平,反过来加强了自己的认知。我们可以让学生来想想探讨自己未来的理想,或者讨论理想的不同价值,这样通过课文来发散思维,并且通过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解。

综上所述,我们会认识到口语学习对教和学的意义,就会增强内驱力,增强口语教学的实施力度。我们要排除学生不正确的心里想法和心理因素,激发他们学习语文口语的兴趣,使之认识到“有所专长,必能胜出”,让大家敢于开口说话,增强实践交流水平。事实也证明,语文口语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发挥专长。

参考文献

1孙国强.新概念高中语文计划[J].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5

2林茅.文本教学教师指导用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3马中武.创新阅读阅读版语文[J].朝华出版社,2006.1

4李明新.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J].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3

作者单位1:辽宁省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作者单位2: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