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太科检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3
摘要:中国水运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交通运输的新要求以及水运自身发展需要来看,加快水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就如何实现水运结构的全面优化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水运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水运结构;全面优化
中国经济发展受资源、环境的约束,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总的来看,水运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当前的航运形势十分严峻,需要加快转变水运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水路交通运输业转型,积极构建安全、畅通、经济、高效的水路运输体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交通运输部提出,推进水运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水路交通运输业,以“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为着力点,加快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升水运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水运安全绿色发展,为2020年总体实现水路交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水运结构的概况
1、港口发展不完善
中国已成为港口大国,货物吞吐量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物流枢纽作用日益增强,服务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但部分区域内港口协调发展不够,港口布局尚需完善;一些地方在港口发展上片面追求上规模、求数量,土地、岸线、水域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集疏运条件有待改善,综合服务功能有待拓展,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有待加强。要统筹兼顾,进一步处理好港口发展速度与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促进港口优化升级。
2、航运竞争力不足
中国已成为海运大国,拥有世界先进船舶的大型货运船队在保障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国航运企业的竞争能力与世界大型航运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沿海航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海运服务贸易仍存在逆差,在国际航运资源配置中缺乏应有的地位和话语权。要积极应对当前航运市场低迷、运力供需矛盾突出的不利形势,努力化解潜在的风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海运做大做强。
二、如何全面优化水运结构
面对“十二五”水运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加快推进水运结构调整,交通运输部提出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主要工作。
1、加快构建畅通高效内河航道体系
按照“治建结合、管养并重、干支联动、网络优化”的原则,加快构建以“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高等级航道为主体的内河航道体系,促进流域经济协调发展[1]。一是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全面改善航道通航条件。积极推进航运干线扩能改造,实施京杭运河苏南段、浙江段三级航道和济宁至东平湖段三级航道建设工程以及船闸扩能工程。二是大力推进干支联网工程,进一步发挥航道效益。三是推动其他航道建设,延伸航道通达和覆盖范围。积极推进黄河等非水网地区的内河水运建设,加强黑龙江、额尔古纳河、鸭绿江等界河航道建设,推进澜沧江—湄公河等国际水运通道建设。四是把航道养护管理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提高航道管理和养护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养护机制,大力推广航标遥测遥控、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和数字航道等新技术,提高航道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航道畅通。
2、提升港口发展质量和效益
优化港口布局,推动港口功能拓展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主要港口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枢纽作用,提升对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沿海港口布局。按照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结合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积极推动区域港口群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的港口群[2];强化主要港口的核心地位,继续推进主要港口大型综合性港区建设,统筹规划、科学推进新港区开发,加快港口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完善煤炭、集装箱和外贸进口原油、铁矿石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提升沿海港口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快内河主要港口建设。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内河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建设,建成一批集装箱、汽车滚装、大宗散货等专业化泊位,增强港口对临港工业和腹地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三是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强港口集疏运通道规划和建设,强化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衔接,加快主要集装箱港区集疏港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大型综合性港区建立客货分离的集疏运公路体系,加强港口铁路集疏运通道及场站建设,提升港口辐射范围和有效带动空间。
3、提高航运综合能力
优化海运船队结构,促进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建设干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专业化船队,鼓励发展液化天然气船、商品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扩大国轮船队规模,提高船队现代化水平。推动水上客运向旅游化、高速化、舒适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海峡、岛屿间高速客轮、客滚运输,积极推进邮轮、游艇和水上旅游客运发展。积极支持港航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完善海运服务网络,鼓励港航企业与钢铁、石化、电力等企业优势互补、加强合作,不断提高港航企业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保障经济安全运行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实施启运港退税试点方案,推进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常态化,研究推进与国际接轨的海运税费政策,切实减轻国际海运税负和海员税收,积极参与国际海运合作与重要海上运输通道合作。
4、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政策法规是推进结构调整的坚实保障。积极构建有利于水运发展的财税政策,推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海运税费制度;不断完善水运发展和结构调整政策,健全市场准入、退出等管理制度和动态监控机制,构建水运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加大市场秩序监管和违规处罚力度;综合运用法律、技术、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继续加强“四客一危”船舶运力的宏观调控,引导干散货船、集装箱船运力的有序投放;推动大型货主与骨干航运企业签订长期运输协议,引导货主船队合理发展,充分利用公共运力资源,有效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促进运力供需总体平衡。着力推进水运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加强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配套建设,逐步将促进结构调整的政策和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
5、健全人才队伍体系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推进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优化人才结构,不断提升人才素质。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加强航运经纪、现代物流、应急救援等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大既懂业务又懂信息化、既懂管理又有技能、既懂业务又熟悉国际事务运行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3]。建立和完善港航管理、工程管理、应急管理、危险品管理等水运职业资格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引导航海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和完善船员培养、聘用、流动和管理制度,加快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的船员队伍,不断壮大国际海员队伍。加强部门间人才流动以及东中西部地区人才的交流和对口支援,不断推进港航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
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航道建设和专业化、规模化内河港区建设,积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内河水运发展水平。以调整优化为主题,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资源利用效率,拓展服务功能,增强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枢纽作用,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不断提升我国海运的国际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在世界海运界的地位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陈永忠,刘建国.重庆市水运现状与结构调整策略研究[J].中国水运,2013,11(5):12-13.
[2]周龙.推进水运结构调整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J].中国水运,2013,30(9):20-30.
[3]王文伟.浙江调整水运结构促发展[J].中国水运,2012,28(9):78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