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的自我甄别与提升
□张丽君1吕红艳2
〔摘要〕我们审视一下语文学习成绩高的同学,无非就是两个特点,基础知识失分少,综合能力分析好。为什么基础失分少,就是由于基础功底好,基础功底好就是掌握了大量字词句。为什么分析能力好,就是由于能迅速的理解段篇章,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想说的话,这就是获得了一种思维和阅读分析能力,前者就是阅读的支撑,后者就是阅读的发挥和重复呢组合。
〔关键词〕语文阅读目标
语文分解开来理解,就是语言和文字,前者侧重于说听读,后者侧重于写,而两者又是相互交叉,彼此相依的,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无论是哪种方式,一个就是活的文字,一个就是静止的语言,归根到底离不开的就是“文字的组合与重新编排”,而这种功夫的获得,据我的总结,应该归结到“阅读”两个字上面。
1锁定目标快速浏览,各个击破抓取关键要害
这种浏览式的阅读方式,使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就能获得一种课文整体的初步印象,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迅速发现难点和陌生点,为下一步的阅读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当学生拿到一篇陌生的课文的时候,我交给学生的第一步学习方式就是浏览阅读,不求细致,只求整体印象,也就是意会,目的就是获得一种主旨,提升学生的迅速锁定目标的能力。例如课文段落“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我们将情感放在第一位,将写作手法放在第二位,将段意放在最后。作者是什么情感,我们先抓词:“寂寞悲哀、呐喊、勇猛、悲哀、可憎可笑”这些表示情绪的词,答案就出来了,就是这些词的组合情绪,不需要分析,只需要抓取。
2单篇课文的详细解读,字斟句酌分析思考
无论是在课堂之内还是课堂之外,归根到底就是阅读在起作用,像“字词句段篇章”,像表达与交流,像写作与总结等,都是阅读的在起作用,通过信息的有效接受与传达,融入日常事务,开展交流,同时指导现实生活的展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精细化的阅读中,拿出一段作例剖析,阅读思维顺序就是“段意”———“句子衔接”———“手法运用”———“表达目的”———“情感内涵”,这就是课文分析的缩影,教师指导学生“通读大意”———“了解社会背景”———“分析句意表达”———“采用手法”———“分析主旨感情”,此谓课文精读,基本功必修,学习锻炼当到位。通读在前,占用比例小,目的是为精读打下开段和基础,让其占用大比例。
教师要要按照学生的思维规律,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打牢基础,而后根据能力提升的要求,在最基础的知识上适度拓展,给学生的思维提升一个高度,最后形成知识的融汇,全面提升各种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夯实的就是基础知识,提升的是表达能力,最后要塑造一种人文情感,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三个目的,然而阅读在这里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阅读教学,从文章里提取出知识点,进行能力的培养与思维的推力,最后加强人文感悟。
例如鲁迅的《灯下漫笔》中说到,“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有更其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②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这段话就是对两个句子的很好阐释,人们思想麻木,苟安现状,不求进取,将自己的要求降低到奴隶的底线,为了这个底线而苦苦努力挣扎,最后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而这也是,鲁迅在整篇文章中透漏出来的信息。
3拓展阅读的有效运用,提升学生阅读量
语文的阅读教学,教师首先应该立足于课内,进行课内文章的学习与思考,然后进行有效的引申拓展,找出与课内知识的学习相关的阅读材料,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当中,要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相关的课外文章阅读,这种阅读首先要让兴趣来引导,才会引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的阅读。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更需要扩大课外文章的阅读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首先提升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进行相关的检验比赛,进行有效的评比,做到取长补短,达到我们的阅读教学目的。
本法做的是“事外”的功夫,目标是“事内”的事,所谓“功夫行于事外”,而“能力成于事内”,拓展和全面阅读,能扩大基础知识面,接触到很多新东西,刺激智力开发,增加处理问题的灵活度,而且见多识广,将课程内容潜移默化的包容进去,做到“胸有成书,处变不惊”,“不拘一格做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不计种类,不计样式,开卷有益,老师推荐,学生兴趣,凡所涉及,都可涉猎,根据喜好,“通读、精读、泛读、浏览”,皆可,此时读无定法,积累的是阅历,培养的是语感。
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阅读学习”,所有知识点和题型,第一步就是阅读,课文学习也是阅读,分析文章也是阅读,写作更是阅读的积累在文字方面的体现。做好课内阅读是基础,适度引申是提升,拓展阅读是增大知识面,使阅读更游刃有余,全面覆盖是做到“阅读多元化”,拓宽视野,这就是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四部曲,概括之就是“课内阅读”———“课内引申阅读”———“拓展阅读”———“全面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将其融入学习和生活,天长日久,潜移默化,自有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明新.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J].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3
2内蒙古大学.教师教学设计使用手册[J].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1: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作者单位2:辽宁省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