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与思政课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3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与思政课教学改革

罗晓春

VocationalProfessionalPersonnelTrainingandIdeologicalandPoliticalTeachingReform

罗晓春LUOXiao-chun(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18)(ShaanxiCollegeofCommunicationTechnology,Xi'an710018,China)

摘要院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必须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实现思政课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是思政课改革的新思路。

Abstract: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sreforminvocationalcollegesmustadapttothecharacteristics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sandprofessionaltrainingdockingisanewidea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eachingreform.

关键词院思政课;专业人才培养;改革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professionalpersonneltraining;reform中图分类号院G711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6-0248-020

引言怎样才能使思政课更具针对性、更受学生喜爱,是困扰思政课教师的难题。从高职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这一难题,我们发现,如果能把思政课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使思政课与具体专业相结合,将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1高职人才培养与思政课教学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其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关的非专业知识。经过对高职多个专业的调研,我们发现不管是物流专业还是路桥专业,不管是机电专业还是会计专业,也不管是汽车营销专业还是汽车保险专业,都在其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列出: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态度等基本素质;具有端正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组织纪律观念、团队意识等素质;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逻辑思维、社交活动、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具有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和职业可迁移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显然,这些能力是所有专业的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通用的素质和能力。在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中,思政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思政课不仅仅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而且是受学生喜爱、使学生终身受益的高职重要课程,它要紧密联系高职生的专业学习,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服务。要有效的完成这个任务,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如何实现与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就是非常必需和迫切的了。实际上,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合作精神、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关系密切,这些非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从用人单位信息的反馈中,也证明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所欠缺的恰恰是非专业素养,足以说明思政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结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到,在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和能力的高职教育中,思政课主要发挥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法律政治素质,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适应、分析认知、应变能力。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普遍被轻视,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校有效学习时间大大减少,思政课更是被认为是挤占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的无用之课,有此认识的不仅是专业课教师,还有学生自己,甚至更有专业系部主任和领导。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如此尴尬,一方面有人们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也由于思政课教师自身不能适应高职教育新理念,一味抱怨生源质量,而不能适时改革,不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不能脱离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特点,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是检验高职学生是否合格、是否受社会欢迎的试金石,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因而,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从学生前途、学院生存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大局出发,与时俱进,提高就业导向意识,多角度全方位地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就业教育。思政课教师必须树立起服务意识,为专业系部人才培养工作服务,紧密结合专业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课程改革,在思政课教学中要融入职业、企业、实践等代表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要素,关注学生特点变化,关注高职教育动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使思政课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这一新型育人模式,最终达到提高思政课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目的。

2高职毕业生眼中的思政课教学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笔者与学生有着良好沟通交流,特别是在学生毕业离校后,仍然与很多学生通过网络联系交流。在思考如何将高职思政课与专业人才培养对接课题时,笔者专门设计了有关了解学生对思政课态度的调查问卷,发放给我的这些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们,通过他们反馈回来的问卷,看到了毕业生普遍的对思政课的认识和想法。

2.1学生迫切需要思政课为他们提供实用有效的就业帮助在回答“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要来看,您认为思想政治课可以做些什么?”时,毕业生们普遍都认为思政课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和做好职业规划,更好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更多实际观察和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理论灌输。现在的学生对于理论说教有着较强的反感和排斥,传统的思政理论必须灌输的理论应该改变手段和方法。不少同学反映在工作中最感欠缺的不是工作技能,而是人际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特别是人际之间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和处理;一些同学由于缺乏正确的职业规划,对工作很茫然;如何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如何与同事合作和相处;如何使自己被他人接受;遇到委屈和挫折该如何面对……诸如此类问题都反映出高职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职业技能,还需要有对自己准确认识正确规划的自知力、对工作中的重复和单调的认知力、认识社会的观察力、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应对新问题的应变能力、抗挫折的忍耐力、对工作中的规范和标准的坚守能力,等等。

学生们希望思政课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实际的帮助,比如如何为自己制订职业发展规划,如何与他人相处和合作,如何保持持续的生活热情和工作热情,等等。有学生说:对于专业知识的重视,让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不会与别人交流,不会沟通。面对生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只会逃避,不能学会团结,有所担当。这些已经工作的毕业生们希望思政课能结合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可能面临的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困惑和困难,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培养学生学会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些具体的能力可以归纳为:合作交流沟通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分析认知能力、应变和适应能力、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具备了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有这些能力的配合,才能使高职生迅速的适应工作、适应岗位。

2.2胜任工作及升职的愿望使学生需要思政课为他们提供思想道德及政治素质的锻炼和培养经过实际工作的体验和感受,毕业生们感到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工作技能和人格品质同等的重视,甚至在不少情况下,员工的诚信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更受重视。在工作单位中,那些思想道德素质高、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员工最受青睐和欢迎,也更容易获得升职的机会。因此,与在校生不同,已经毕业的学生们普遍认为思政课很重要,特别是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和认识社会、提高思考分析问题方面,思政课发挥实际的作用。学生们迫切希望思政课能在这方面给予他们实用有效的帮助。

有从事建筑施工岗位工作的学生建议:大学思想政治课不要局限于课本,应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情况,将思想政治结合到施工生产中来。有学生建议思想政治课能给他们在工作中如何与领导同事和客户更好相处和交流提供直接帮助,以便于他们更好的开展社会交往,提升工作能力。

3思政课教师应秉持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秉持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在教学中以什么样的态度、方法和模式开展教学。守旧者衰,在现代教育的种种挑战中,“创新”是第一挑战,它促进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更新和演进,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1]对于高职思政课教师来说,在上述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呢?

3.1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学生成长思政课教学要服从和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教学中,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因此,教学要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方式为主,更多采用情景式、案例讨论式、辩论会式等多样的方式方法。实践教学中,也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和认识,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的思考。

3.2注重教学实效性思政课是一门要求教学内容入脑入心的课程,因此,要注重教学实效性,关注教学效益。这里的效益不是说一次课里,教师给学生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在这一次课里掌握了多少。要以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引导和影响学生的行为为观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一次备课时,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之后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同时还要注意跟踪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3.3不断反思和分享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这两种优秀的品质———反思和分享。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反思教学的意识和习惯,每一个思政课教师要有这样的习惯: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同样的教学方式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效果可能会不大一样,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每一次课后都认真总结和反思教学。通过反思,使自己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手段和方法。同时,还要经常性的与其他思政课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教学体会。通过不断的反思和经常性的分享,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院[1《]江泽民在庆祝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02.9.8,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9/08/content_554049.htm.[2]王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3]王颖,张洁.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浅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4]杨玫,李铄,李杰,林丽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6(05).[5]黄云鹏.强化实践教学与服务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J].中国林业教育,2008(01).基金项目院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与专业人才培养对接研究(项目编号:12JK0208)。

作者简介院罗晓春(1973-),女,陕西安康人,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