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老河口市竹林桥小学441806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学各方面都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内容。纵观语文教材,课文中富有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优美深邃的意境,这些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知识的学习、内容的把握还是语言的分析、课堂形式的设计等,审美都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真可谓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可以说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最广阔的途径。
一、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可在观察中培养。为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观察静态美到观察动态美,从观察自然美到观察社会美,从观察外在形式美到体验内心精神美,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特别是针对学生的感知心理,要尽可能多地利用电教媒体手段再现情境,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声音等外在形式,具体、直观地再现课文中丰富多彩的形象,使形象由语言文字的间接显现转化为一定的物质材料来直接显现,增加感知强度,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通过视觉和听觉发现美和感受美,从而提高审美感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师若分别用多媒体展示“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春天;草木旺盛、绿树成荫的夏天;落叶飞舞、果实累累的秋天;冰雪覆盖、白雪皑皑的冬天”,将四季美景图先后呈现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色调的渐变(绿→红绿相间→绿黄相间→白)、植物生长的渐变,小兴安岭魔术般变化的形象图片将调动学生的审美潜能,让他们在对不同图片的比较中深刻感受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物美。
二、从语言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就要引导他们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特别是那些精言妙语、情韵深藏的句子,应让学生仔细揣摩、玩味,强化语感训练,充分让学生领悟到情之所在,从而潜移默化受到感染。例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有一段文字:“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段既有写景状物又有写人、叙事的文字所组成的画面,给人的印象是极美的。作者精心选用了“深蓝”、“金黄”、“碧绿”这些具有鲜明色彩的词语分别修饰“天空”、“圆月”和“西瓜”,使人觉得夏天海边夜晚的天空是那么高远而广阔,大地是那么明丽而安谧,给人以美的感受。在这幅优美动人的画面里,静态的自然景物描绘与动态人物活动刻画结合在一起,美丽的海边夜景和勇敢的少年和谐地统一起来,构成了一幅神异的图画,给人一种意境美的享受。对这些句子,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精美,想象那美丽的意境,既领略了意境的美,也体会到语感的美。由于我不是孤立地去进行审美欣赏能力的培养,而是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欣赏景物美,体会语言文字的表现美,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课文语言文字之美和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三、在分析比较中培养审美判断能力
学生要充分感受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人性美,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强的感受力与理解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受力与理解力的提高往往是通过教师对学生赏词析句的引导来实现。例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法庭上”这一部分时,分析句子初,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先提出问题:李大钊面对亲人的哭喊,他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为什么会这样?供学生思考,找出其中的原因。通过这样分析的方法就不难发现李大钊的形象之美。这样,学生的感情基石铺好了,对句子的体会就加深了。随后,我让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朗读父亲神态、语言的句子,要读得坚定有力。学生在读中被李大钊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精神感动了,激起了他们情感的波澜。这样,通过对词句的赏析使学生获得了主人公整体形象的感知,理解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体会了包含其中的敬仰和怀念,受到心灵的震撼。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与审美理解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和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所谓审美想象能力,是人们在直接关照对象的基础上,调动过去的表象积累,补充、展拓、丰富、完善对象和改造、重新组合进而创造新对象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应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使他们逐渐懂得什么叫作审美。在教学中,通过语言分析,设身处地讲出语言所表达的优美感人的艺术境界来,从而唤起他们的想象和联想,使他们动心动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审美想象能力。如《秋天的雨》一课,既写了秋雨的美景,又写了秋天的情趣,我们可以播放课件,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美丽绚灿的秋景,配乐范读,让学生闭眼想象你闻到了什么香味等等,创设了一个美丽而又富有情趣的童话情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阅读和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从而升华美的情感、培育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创造,最终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精神愉悦、个性化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