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云南省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云南昆明650021)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394-02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指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的溃疡,多认为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自身消化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中医学把本病归属于“胃脘痛”范畴。为探讨消化性溃疡在胃镜下的表现与中医胃脘痛不同证型之间的关系,以期在中医宏观辨证基础上结合西医微观辨证,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我们对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我科就诊的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9月期间在我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患者,经电子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共168例。其中男105例,女63例,年龄在29-77岁之间。
1.2病例选择
1.2.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内科学》[1]对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1)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疼痛多在进食或服用抗酸药后缓解;(2)溃疡活动时上腹部可有局限性轻压痛,缓解期可无明显体征;(3)胃镜检查可以见到溃疡;(4)X线钡餐检查可见到龛影。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胃脘痛的有关内容并结合我院在参加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中我科所制定的优势病种“胃脘痛”的辨证分型,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四型。
1.2.2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电子胃镜证实有消化性溃疡,年龄在29-77岁。
1.2.3排除标准:合并穿孔、幽门梗阻、严重出血的消化性溃疡;胃泌素瘤、肝硬化等原因后的消化性溃疡;孕妇;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80岁者。
1.3溃疡的分类与分期
溃疡分为胃溃疡(GU)、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溃疡分期参照《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3]中的方法经胃镜检查分为三期:活动期(A期)、愈合期(H期)、疤痕期(S期)。
1.4观察指标
患者性别、溃疡分类、溃疡分期与中医胃脘痛辨证分型的关系。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X2检验,指标的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患者性别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见表1)
表1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性别与中医证型分布(例,%)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性别在肝胃不和这一证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证型则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2.2患者溃疡分类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见表2)
表2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分类与中医证型分布(例,%)
消化性溃疡的不同类型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各证型之间无差异(P>0.05)。
2.3患者溃疡分期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表3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分期与中医证型的分布(例,%)
在消化性溃疡的分期中,活动期多属于脾胃虚弱和脾胃湿热证型,这两型与其它两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愈合期多见肝胃不和型,肝胃不和与其它证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瘢痕期则胃阴不足型多见,与其它三种证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3讨论
胃镜诊断以胃黏膜形态改变为依据,中医辨证则以患者的症状、体征为依据。怎样使中医望诊得到扩展和延伸,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将胃镜微观镜相与中医宏观辩证相结合,以达到临床更好的诊疗效果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内经》曰:“有诸内必形诸外”。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肝胃不和证多见,考虑这与女性以肝为先天,更多发生情志方面的异常有关;而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中医胃脘痛的四种辨证分型中没有明显差异;溃疡活动期多属于脾胃虚弱、脾胃湿热两型,这与活动期溃疡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表现明显是符合的;愈合期多见肝胃不和型,瘢痕期多见胃阴不足型,这与相关文献的报道基本一致[4],[5]。本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胃镜下的表现,与中医辨证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内镜下的检查可丰富中医在辨证时的信息量,为临床辨证提供有力的客观化指标,更好的认识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规律,以达到辨证与辨病有机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4-38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3]王世鑫.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J].中国临床医生,1999,27:22.
[4]郑惠虹.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5):270-271.
[5]商娟娟.消化性溃疡内镜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