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临渭区贠张逸夫小学王娜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素养广泛的内涵里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项。
学生的思维能力看不见、摸不着,但透过学生的言行能够感受到。课堂上启而不发的静场、不着边际的回答,习作中颠三倒四地描述,言谈中没有条理地表达,都能感受到学生思维水平的低下以及思维过程的混乱。语文教师面对这样困难而并不奇怪的现状,采用怎样的措施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笔者认为教会学生自我提问,用一连串的问题帮助思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思维活动必须具备两个最起码的条件,一是知识,二是思路。知识必须通过学习来获取。并且积累的过程漫长而无穷无尽。思路相对于知识来说就要简单的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在小学生仅有的知识基础上,从理清思路入手。
小学语文的内容虽然十分丰富,但归纳起来,采用《语文课程标准》的说法,只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仔细研究,引导学生掌握实现课程目标具有普遍意义的提高方法。经过反复练习,最终成为终生有用的思维模式。
下面以3—4年级学段为例具体说明。
学生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立即去拿字典,查到了拼一拼读音,就把字典合上了。完成习作时,遇到不会写的字,则是只看字形就完了。这种肤浅识字的现象在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根子在于面对生字,头脑里没有一条引导他们深入理解生字的思路。这条思路是:这个字怎样读?字形有什么特点?在文章里怎样解释?怎样做才能把这个字记得准、记得牢?这些问题对成人来说已经是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但对于小学生却必须当成思维能力来培养训练,不然,识字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阅读提问要比识字提问复杂的多,因为学生读的文章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文章,阅读理解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3—4年级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文章体裁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以文章标题为对象提出问题,以问题为思路理解文章,具有普遍的意义。无论是诗歌、散文、说明文、应用文,一般都有标题。学生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把标题作为思考的对象,提出几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再读文章,就能比较深入地理解文章,获得理想的阅读效果。例如《钓鱼的启示》,至少要提两个问题:詹姆斯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他父亲为什么要求他把鱼放回大海?钓鱼的启示是什么?《手的皮肤》提一个问题就行了——手的皮肤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很简单,回答起来也容易。但要把这种办法变成学生阅读时自觉的思维模式还要下一番工夫。
口语交际的提问应包括听说两方面内容。听别人说话要讲究礼节,听完后问问自己,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说这些话?对别人说话前,也要先问问自己:我要表达什么意思?怎样表达才有效果?
习作提问就像阅读提问一样,很难用统一的问题来概括,因为学生的习作有写实的、有想象的、还有写自己感受的。写不同的内容,应当用不同的提问作为构思的思路,但不管写什么内容,动笔前都要问问自己: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还要不要再看一看、问一问、查一查?准备工作做好了,动起笔来自然会一气呵成。
上文列举的问题,看起来十分简单,也没有什么新意,因为语文课本来就是简单的,只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面对生字、面对阅读材料、面对交际对象、面对稿纸,能够自觉的这样自我提问,逐渐变成潜意识的思维模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一定能够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