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56例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分析

吴娟娟

(四川省中江县中医医院检验科四川中江6181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烧伤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烧伤脓毒症患者(观察组)及65例烧伤非脓毒症患者(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并将两组患者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重度烧伤患者应该长期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以此早期预测烧伤浓毒症的发生。

【关键词】降钙素原;烧伤;脓毒血症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257-02

感染引发的脓毒血症可迅速发展为休克及多器官衰竭,是严重烧伤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烧伤感染的控制对于重度烧伤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早期诊断、积极预防,并正确判断预后是降低烧伤脓毒症患者死亡率的关键。降钙素原是反映全身炎症反应活跃程度的一个蛋白质指标,是首先在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的蛋白,近年来被应用于脓毒血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我们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烧伤脓毒症患者及65例烧伤非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并将两组患者结果作对比分析,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烧伤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56例,均为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烧伤脓毒症患者。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16.3~70.6岁,平均(48.5±10.3)岁;对照组65例,为同期我院收治的烧伤非脓毒症患者。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16.3~70.6岁,平均(47.7±9.6)岁。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烧伤脓毒症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度烧伤面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排除烧伤时伴有骨折、胸腹部重要脏器损伤及严重颅脑外伤患者。

1.2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前臂静脉血3.0ml,2hr内分离血清,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CT水平,仪器为郑州安图A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试剂及质控品均为仪器配套试剂。PCT>0.5ng/ml为阳性。

1.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分别为(4.91±0.88)ng/mL和(1.03±0.67)ng/ml,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分别为(1.58±0.57)ng/ml和(0.49±0.21)ng/ml。两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比较(x-±s,n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血清PCT分布情况及PCT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PCT<0.5ng/ml比例为25.0%,对照组为77.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T阳性率为75.0%(45/60),对照组PCT阳性率为22.9%(11/4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血清PCT分布情况及PCT阳性率比较[ng/ml,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血清降钙素在健康人体血清中的含量非常低,一旦人体出现细菌、烧伤以及手术时血清降钙素的含量水平就会迅速的提升,尤其是当人体出现全身性的细菌感染时,此种含量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当患者出现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血清降钙素原就会在7小时内升高,并且在24h后可达到高峰,在不同严重程度的感染中,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呈由低到高的浓度变化,持续感染患者体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3]。

分析烧伤患者死亡原因浓毒血症是主要原因,因此解决烧伤死亡的重要诊断方法是判断浓毒血症,而目前对于SIRS的发生导致脓毒血症的诊断非常不容易,WBC以及hs—CRP均为非特异性指标,目前医学上对于血液的判断主要是采取细菌进入血液之后才能获得阳性结果,而此种培养过程比较长,因此在针对烧伤患者的救治上存在时间缺陷,影响最佳的治疗方案的确定。近年来,PCT对于脓毒血症判断的高敏感性以及高特异性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结果显示,烧伤脓毒血症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烧伤非脓毒血症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诸多相关报道一致[4,5]。提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应长期持续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以便早期预测烧伤脓毒症的发生几率,对烧伤脓毒症的预后做出正确判断。

【参考文献】

[1]黄涛,王晓娟,杨勇,等.降钙素原对烧伤患者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7):780-782.

[2]中国医师协会烧伤医师分会《烧伤感染诊治指南》编辑委员会.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2012版)[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6):401-403.

[3]宋威利张成.血清降钙素原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诊断意义及预后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8):38-39.

[4]潘维诚,秦志强.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0):126-127.

[5]王凡,胡高中,陈婧,等.血清降钙素原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意义[J].中华烧伤杂志,2014,30(3):22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