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黄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黄桃

黄桃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大塘镇卫生院广西玉林537029)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后的SAS评分为(48.22±9.45),观察组治疗后为(43.54±8.67),观察组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SDS评分为(48.77±8.77),观察组治疗后为(40.21±8.13),观察组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较大(P<0.05)。结论:冠心病常伴有负面情绪,易影响患者正常治疗;适当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降低负面情绪的发生,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临床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冠心病;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293-02

冠心病又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1]。因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硬化,引起了血管的堵塞和狭小,造成心肌缺血、氧和坏死的现象,从而导致心脏病。在过去的十年里,有四大原因导致全球人类死亡率增加,分别是冠心病、脑卒中、下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近几年来,导致全球人类的四大原因已增长到十大原因,其余六项分别为:艾滋病、腹泻、糖尿病、交通事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肺癌[2]。冠心病在很多国家的死亡率中几率最高。美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冠心病的病因,使冠心病导致死亡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控制了冠心病得病因和治疗了心肌梗死[3]。而大多数冠心病患者治疗时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了治疗;我院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80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8±6.7)岁;病史1~10年,平均病史(5.4±2.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和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1)患者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基本情况了解,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类。(2)让患者了解病情的发展,安抚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培养患者爱好。(3)护理年龄较大的患者,因缺少家属陪伴,易产生孤独感和缺乏安全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和SDS。

1.3观察标准

SAS和SDS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7.0软件来计算两组的评分,用t检测,用(x-±s)表示;若P<0.05,说明两组评分差异较大。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从表1可见,对照组治疗前SAS评分为(50.55±9.87),观察组治疗前为(51.12±10.23),两组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SAS评分为(48.22±9.45),观察组治疗后为(43.54±8.67),观察组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较大(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从表2可见,对照组治疗前SDS评分为(49.87±9.44),观察组治疗前为(49.65±9.01),两组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SDS评分为(48.77±8.77),观察组治疗后为(40.21±8.13),观察组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较大(P<0.05)。

3.讨论

有研究证明,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的发病因素和治疗效果有密切联系,患者焦虑和抑郁等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到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在患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4]。患者的心理状态会因自身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和职业等因素而表现不同,也会对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提出不同的要求。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心理护理干预也在不断的发展,最新的心理干预模式较贴近患者的需求[5]。目前,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了解患者不同程度的病情来采取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法,不断的更新患者病情来进行干预,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得到延长冠心病患者生命和提高患者生活水平的效果。疾病随着时间而不断的改变,患者的心理情绪较动态化,故心理护理干预不只是一时的治疗,而是需要跟随患者心理动态的脚步进行[6]。将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到临床护理的实际工作中,对突发事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且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实施效果,符合护理学发展进步的条件[7]。可见,心理护理干预和其他治疗护理同等重要。我院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临床护理的模式,得到较好的疗效。从本院研究中得出,对照组的SAS和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两组评分差异较大(P<0.05)。

综上所述,冠心病常伴有负面情绪,易影响患者正常治疗;适当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降低负面情绪的发生,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临床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振香,郑蔚.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39-140.

[2]门秀珍.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0):20-22.

[3]程霞.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0):167-168.

[4]王玉兰,冬兰,吴海燕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心理应激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09(5):641-643.

[5]郑燕红,刘明丽,韦美勤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防治效果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7,13(15):1396-1397.

[6]张慧萍,何晓艳,须琼英等.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34(8):1171-1172.

[7]姚云,常丽,张才溢等.冠心病再次PCI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13(6):845-848,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