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监管模式分析

吕海英

(郑州市财务开发公司)

摘要:财政专项资金是我国国家财政总资金的一部分,财政专项资金对于财政资金十分重要,在对于社会整体经济环境的把控,全方位的经济建设乃至我们十分关注的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都至关重要。因此能否管理好、把控好财政专项资金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大的方针政策落实,还能切实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个人利益。本文主要分析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化的监管模式,进而更好地为国家财政资金的监管服务。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模式;监管平台

引言

国家财政资金是推动社会建设,造福百姓民生的重要资金,因此利用好财政资金,让财政资金科学化、合理化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国家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的管理者更应该践行好自身的职责,合理的使用和分配财政资金,并且随着国民意识的增强,人民对国家财政的透明化要求更加严格,财政资金的管理和分配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众问题。

1现阶段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的基本现状

财政专项资金是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是我国专项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无论是对于社会整体经济环境的把控、全方位的经济建设还是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都十分重要。财政专项资金具有数量较大、项目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因此对于客观的监管难度较大,我国传统的财政资金监管方式也难以对财政资金起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所以财政资金被部分相关管理人员中饱私囊,出现私自使用、占用、挪用、延缓拨付、私自截留使用甚至使用非法手段来骗取财政专项资金。随着中央对地方愈发的关注和支持,其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投入力度不断增大,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投入的财政专项资金也逐渐增加,专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所需要的人手、资金等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过去传统的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财政管理的基本需求,因此财政专项资金需要新的、特色化的监管方式,从而避免财政专项资金监管陷入被动局面。

2财政专项资金的两级监管

2.1中央监管

从2000年开始,我国中央各个部门开始实行预算制,涉及的相关部门比如审计、财政加大了各部门财政的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从而避免腐败情况的发生。根据国家审计署2017年重大专项资金和民生工程审计查出问题的审计报告,关于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方面的问题。对违规获取或使用奖补资金问题,有关地方单位和企业通过退回资金、统筹不同年度资金、调账等整改6.3亿元。对奖补资金结存问题,有关地方指导企业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加快资金拨付,2家企业已归还或拨付7.68亿元。

2.2地方监管

由于财政专项资金所涉及到的项目较多,所以各地在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时基本会依据中央的统一要求,并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较容易出现财政问题或者所用资金量较多的项目来进行检查。从目前的监管方式是通过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纪检部门的联合检查方式发现问题所在,因此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具有滞后性,而非预防性的监管,只能在问题发生后来找到问题,而不是在财政问题发生前能够预见到的。

3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模式

3.1政府内部监督

现阶段,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主要是政府内部各部门的监督,以全国人大和常委会辅助,依据我国宪法和预算法来行使其监管权,并对政府的整体预算和具体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查。财政部门是主要预算管理部门,具有专门的监督管理权限。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是各级财政部门内部的协同任务,需要共同合作行使监管权。为确保监管权的顺利实施,各级财政部门会内设专门的监察机构。各级审计部门的具有其独立的审计权,可对国家财政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使用国家财政的各金融机构,收归国有的各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审计,审计内容包括现今已发生的支出。纪检监察机关有其独属的监督权,可根据相关知情人员提供的相关违纪线索来进行监督监察,还可对相关违纪事件的责任人进行追究责任。政府内部监督的各个监督主体从多层次、多角度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监察,避免财政专项资金的不合理使用,避免了财政安全问题的滋生。

3.2社会监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不再与社会公众毫无关联,全体社会公众则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财政资金的主体。财政专项资金同样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发生时,我国当机立断运用较为积极财政政策来应对,在保持经济量增长的同时,还能够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因此运用好每一笔专项资金对于当下我国的仅有的财政资金总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法律规定每一位公民都有其监督权,可以指出财政资金运营和使用中出现的错误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又监督举报其发现相关违规使用国家专项财政资金的责任人。社会监督是对政府内度监督的有效补充,能够更加全面的加大监督面。但是社会公众在监督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因为社会公众能够了解到的财政资金相关信息相对较少,仅能通过一些公共媒体资源来了解,比如说电视、报纸、杂志、期刊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包括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的兴起,各项信息量变大,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社会公众对于财政资金信息的了解较之前传统媒体时也在不断增多。

3.3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者的监督

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者是财政专项资金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对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十分了解的。使用者在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的过程中,对本单位的财政情况以及存在相同条件的同级其他单位的专项资金审批情况,以及获得审批之后,具体专项资金的使用,分配给各个部门的资金情况都有十分全面、详细的了解。因此使用单位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关注下,也会对同级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和情况有所关注,并作出相应的评价,这也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一种平级监督。同时使用者也会对财政部门等的审批单位的审批情况作出相应的监督,比如审批速度、审批手续,或者是否存在财政审批单位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存在吃拿卡要等相关无理要求。

3.4公共媒体的监督

公共媒体追根溯源是社会监督的一部分,是社会舆论信息的一种载体。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大力发展,公共媒体监督显得也尤为重要。因为相关社会公众即使发现了财政专项资金在使用、审批、落实或者说审批业务人员出现了问题,其作为个人,力量十分微弱,在向上级反映时必然存在困难,而此时新闻媒体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新闻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问题迅速传达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扩大了相关问题的影响力,对于发生财政专项资金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揭露,从引发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能够加快相关违纪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公共新闻媒体监督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一种监督方式,应该大力推动新闻媒体监督这一方式的发展。

结语

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需要政府内部监督、社会监督、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者以及公共媒体的共同监督,我们应该在加大对上述几种监督方式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更多更好的监督方式来避免国家专项资金的滥用,从而实现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使得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民生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战怀芳.加强财政资金及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的思考及探索[J].纳税,2019,13(04):184.

[2]顾敏.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调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252.

[3]骆任.财政专项资金监管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8(34):45-46.

[4]陈萌萌,陈斌.关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革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2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