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玲
(成都红星幼儿园;四川成都610017)
打鼾这个疾病是不分年龄段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只有成年人才会打鼾,有些儿童也会打鼾。而往往总有人认为打鼾是睡得香的表现,其实不然,打鼾对于儿童来说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危害的。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儿童打鼾有哪些问题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一、儿童打鼾
多数儿童打鼾同成人一样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比如说像扁桃体肥大、咽腔狭窄或者肥胖等,导致其呼吸道不通畅才会发出鼾声。当儿童保持着清醒状态的时候,其身体自身会存在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其呼吸道不通畅时可以用嘴来呼吸。而在夜间当儿童睡着以后,其自身调节能力会随之降低,可能会出现呼吸道不通畅缺不能自身调节的情况,这样下去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缺氧的发生,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甚至可能会猝死。
二、儿童打鼾的原因
儿童在睡着以后会出现打鼾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呼吸道不通畅[1],使得氧气不能充分的进入其体内,导致其发生缺氧的情况。而引起儿童呼吸道不通畅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该名儿童患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扁桃体肿大
当儿童处于婴幼儿时期时,在其咽喉部存在大量的淋巴组织,也叫做增殖体,当儿童的扁桃体肥大或增值体过于肥大的话就会使其咽喉部变得狭窄,导致其在入睡时发生打鼾、张口呼吸甚至呼吸暂停等情况。
(二)鼻道狭窄
儿童的喉部比较短,鼻道也比较狭窄,当有分泌物的存在或发生了黏膜肿胀就会使其发生阻塞,尤其是对于半岁之内的小宝宝来说,就常常出现鼻塞、鼻音和喉咙有痰音的情况,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的[2]。
(三)呼吸道炎症
当儿童患有上呼吸道发炎、慢性鼻窦炎等症状时就会导致其出现鼻黏膜充血水肿以及扁桃体增殖体异常肥大的情况,使得其鼻咽部通气不畅。在其睡觉时就不能利用鼻子进行呼吸,这样就会在呼吸时发出鼾声。
(四)肥胖
身体过于肥胖的儿童咽部的软肉比一般人肥厚,在其睡觉时就会使其呼吸道发生阻塞,并出现鼾声,严重的可能还会发生呼吸暂停的情况。
(五)睡眠姿势不佳
当儿童的睡眠姿势不对时也可能会引起打鼾,比如说儿童仰睡的时候,舌头根部就会因为重力作用而向后倒,使其呼吸通道发生一定程度的阻塞,随着气流从其鼻腔、口咽和喉咙进出时,会使附近的黏膜或肌肉产生振动并发出鼾声。
(六)因感冒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七)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各种因素外,还要注意该名儿童睡觉时的环境,在儿童睡觉时要注意孩子的穿着是否过重、睡觉时是否有手臂压在其身上以及是否有重物压在孩子身上或在孩子周围。
三、儿童打鼾的危害
儿童如果经常打鼾主要会对其自身存在以下几种危害:
(一)导致孩子生长缓慢
打鼾还会影响的孩子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到孩子的生长激素等人体重要激素的分泌,使其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从
(二)智力发育落后
儿童打鼾的主要愿意是呼吸道的气流不通畅,气流不通畅可能会导致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出现缺氧的情况,其中大脑缺氧是最为严重的。如果儿童经常性的发生缺氧的情况,还会对其记忆力和其智力的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儿童打鼾可能影响面容
儿童打鼾主要是因为其鼻咽部发生阻塞,大多数在睡觉时会张口呼吸,这样会导致其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长此以往会使该儿童的面部发育畸形,有可能会造成小颌畸形、牙列不齐或上颌骨变长等情况。
(四)引起渗出性中耳炎
如果是因为腺样体增生肥大或堵塞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咽口所引起的儿童打鼾,则会引起该儿童患有渗出性中耳炎,使其出现耳闷塞感、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3]。如果是因为堵塞鼻道引起的儿童打鼾,则会使其并发鼻窦炎。
四、儿童打鼾的治疗
对于儿童打鼾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普通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现今对儿童打鼾的主要治疗方式,指的是通过手术切除掉患儿的扁桃体增殖体以及腺样体,使其呼吸道不再因堵塞而变得狭窄。但是对于后鼻孔型的腺样体,有的时候医生无法做到完全将其切除掉,而腺样体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强,残留的腺样体组织版半年左右又会长出来,患儿就会再出现打鼾的症状。
(二)等离子手术治疗
等离子手术治疗指的是采用低温等离子微创技术切除掉患儿的扁桃体增殖体以及腺样体,患儿在手术中不会有痛苦的感觉,而且还不会对周围的正常组织产生什么影响。
上述内容就是你需要知道的有关儿童打鼾的问题,如果家中有孩子经常会打鼾请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具体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打鼾,然后在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是因为孩子过于肥胖而造成的打鼾只需让孩子减少一定的体重,如果是因为睡姿不对而造成的打鼾尽量保证孩子的睡姿,尽量让孩子采用侧睡的姿势睡觉,这样可以避免舌头堵塞喉咙,还要注意孩子的阵痛也不能太低避免造成张口呼吸。希望此文可以对你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曹芳敏,陈兵,周密.儿童打鼾问题,这些都是你要知道的![J].养生保健指南,2019(35):92.
[2]颜晓敏.儿童打鼾危害更大[J].家庭医学,2018(5):16.
[3]邰隽,许志飞,李晓丹,等.北京市学龄期儿童打鼾现况及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52(7):69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