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北京海淀100048)
摘要:校园欺凌事件多发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校园欺凌概念需要明确,欺凌事件的发生具有隐蔽性,危害后果严重性,形式多样特点。从欺凌产生的个人与家庭、教师与学校、制度与社会等原因,提出预防为主,依法治校,健全校园欺凌防控体制机制,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防治校园欺凌,创建平安校园。
关键词:校园欺凌特点;校园欺凌成因;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有发生,每一起事件发生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敏感神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创建安全和谐校园环境,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有关防治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文件,国家对校园欺凌事件已纳入社会治理层面。国务院督导委在2016年5月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加强对于校园欺凌的治理,给学生建造和谐安全的学习成长环境。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制定公布了《加强中小学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对于校园欺凌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一、校园欺凌的认识和特点
为了正确认识防范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概念基本内涵需要明确,了解校园欺凌概念演变的过程,从而更加准确运用概念去界定欺凌事件,有助于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
(一)学生欺凌问题研究在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40多年。在20世纪90年代,挪威心理学家丹·奥维斯(Olweus,1993)将欺凌界定为:在学生之间发生的强势的一方对弱小的一方多次或长时间实施的身心上的伤害行为。这一定义给出学生欺凌的特征:以强凌弱、身心攻击、反复发生。此后各国政府和学者根据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对校园欺凌的定义不断进行修订。
日本对中小学生欺凌问题研究已经持续三十多年。日本根据本国国情,将学生欺凌的概念限定为三个核心要素、一个附注要素。
核心要素包括:攻击比自己弱势的一方;持续的实施身体的、心理的攻击;使受害方感到深切的痛苦。附注要素:发生场所不限于学校内。
我国校园欺凌事件近年来频发,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度增加,对校园欺凌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对校园欺凌内涵的界定不断调整完善。
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督导委公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定义了校园欺凌:“在学生之间发生的,蓄意或恶意,以肢体、言语及网络等多种手段,实施欺负、侮辱的方法,造成了学生的伤害”的事件。欺凌定义强调了校园欺凌的五个要素:主体是发生在学生间;恶意动机;采取了多种手段;实施侮辱行为;造成了身心伤害后果。
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制定公布了《加强中小学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把欺凌的定义为:中小学欺凌发生的地点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对象是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主观上是蓄意或恶意的,采取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方式,实施欺负、侮辱的行为,其结果是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心伤害、物质上的财产损失或减少损失等事件。其中特别强调三个要素:欺凌主体是学生之间;欺凌形式:次数是一次或多次、主观上蓄意或恶意,使用肢体、语言及网络等多种手段实施欺负、侮辱行为;后果是使受害学生造成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
官方明确的定义,对于处理校园欺凌发生有了现实指导意义。使得学校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认识达成共识,以便共同参与到校园欺凌治理体系中去。
(二)从校园欺凌近几年发生的事件分析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隐蔽性是校园欺凌明显的特点,导致不易被发现
校园欺凌大多数发生在人员较少的场所,如楼梯楼道角落、厕所、寝室或上下学路上,这类环境基本上没有什么外力控制,青少年很容易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不正常的非理性行为。这些地点场所都比较隐蔽。学者李永升,吴卫以近三年100件网络新闻报道为样本调查显示:校园欺凌有超过73.5%事件发生在学生集体宿舍、卫生间等较隐蔽场所,有超过58.8%以上的校外欺凌事件发生在人流较少到的巷子、树林等场所,这些地方都比较隐蔽。此外,受到欺凌的学生可能出于自尊心强的原因,当受到欺凌的时,对自己的遭遇欺凌不会选择告诉老师或者家长,一个人独自承受欺凌后果。校园欺凌往往是在学生同伴间发生,不经过仔细观察家长和老师难以发现其存在。这也是隐蔽性的一种表现。如2018年3月29日,一名家长收到了一段朋友给他发来的视频,视频中他的女儿在学校宿舍被数人轮番推搡、打耳光、拳打脚踢。校园欺凌事件再次发生,让人痛心愤怒。从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在隐蔽场所“学生宿舍”,被欺凌者没有勇气站出来等心理,导致整个欺凌事件数天后才被知晓。
2.校园欺凌产生不良危害,甚至后果很严重
校园欺凌给当事人及其所在家庭、学校、社会带来的危害后果不容忽视。遭受校园欺凌的被欺凌者一方更容易在心理情感上表现出焦虑、生气、对周围同伴抱有敌意、做事情或结果表现出沮丧或脆弱,并且遭遇的欺凌程度越严重,表现更明显。首先,校园欺凌不仅会对青少年受害者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也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严重者甚至会抑郁和自杀倾向。央广网报道,王女士,在校欺凌直至工作长达9年。王女士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关注和帮助,出现了抑郁倾向,多次企图自杀,一度休学。其次,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容易造成以后形成暴力习惯或倾向,对其人际交往、问题解决方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成为“问题少年”,不仅危害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可能走上犯罪。再次,校园欺凌一旦发生还会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学校领导老师会投入大量精力去处理事件,安抚受伤的学生,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造成师生员工不能安心学习生活,和谐稳定校园秩序会遭到破坏。
3.校园欺凌行为表现形式多样
首先,欺凌行为可以是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减少损失。也可以是精神伤害如嘲笑、取外号等。其次,欺凌行为发生,一般是多人对个体的直接欺凌,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手段如微信、微博网站散布图像,捏造事实或者侮辱言语等进行。欺凌行为发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一次、多次,个别的有持续几年。
校园中46.2%学生都受到过故意冲撞经历的“身体欺凌”,学生中40.7%的学生经历过被起难听绰号的“语言欺凌”,因为某种原因18.6%的学生曾经被同学一起孤立的“关系欺凌”。调研结果显示:校园欺凌有一些特征,学段上低年级比高年级学生受到欺凌频率高;性别上男生比女生受到更多校园欺凌;办学水平上优质学校比一般学校学生遭遇较少的校园欺凌。
二、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分析
从欺凌案件来看,欺凌者形形色色。有些强壮,有些瘦弱;有些很聪明,有些则不然;有些极具个人魅力,有些则平淡无奇;有些很受大众欢迎,还有一些几乎不被人理睬。你无法通过一个人的外表来确定他是不是个欺凌者,然而,你却可以通过他们的行为来确定。欺凌者的欺凌行为并非与生俱来。孩子的先天气质类型是一个因素,但是,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科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Bronfenbrenner)所称的“环境影响”:孩子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包括媒体)都默许和助长了这样的行为。
(一)个人因素
在欺凌行为的产生原因中青少年自身因素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学生性格上看,一方面他们自尊心很强,在同学之间日常交往中产生的矛盾,有可能被认为同学对自己人格的毁谤、尊严的欺侮,并和同学之间不断争论,采取不恰当方式处理就可能诱发欺凌的发生。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身心尚未发育完全,情绪不稳定多变性,容易暴躁,不能正确把控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一旦出现摩擦,就可能造成欺凌发生。由于认知能力上的不足,青少年对网络、暴力概念行为等没有正确认识,分辨区别的能力,在容易冲动的心理作用下,很轻易让青少年沾染上不良之风,最终导致欺凌行为。研究表明,经常接触媒介暴力的孩子在面对现实暴力的时候更麻木。具有暴力幻想的视频文化严重诱导了很多情感脆弱的孩子。当他们被那些逼真的、赞美以暴力为手段解决问题的媒介图片所包围之时,他们难以学习到和平解决冲突的技巧。由于欺凌者对自己实施欺凌行为的危害、责任后果的不正确认识,从而导致了欺凌行为的发生;被欺凌者对欺凌行为的防范能力不足、救济手段的不清楚明确,促使了欺凌行为的延续;旁观者对欺凌行为有效制止方式、解决方式的缺乏,丧失了最佳时间去有效制止欺凌行为。
(二)家庭因素
孩子是否具备“与他人相处时饱含关怀和认同”的能力部分决定于他所成长的家庭环境,学校和社区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家庭永远是孩子道德培养发展的首任老师。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需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在不好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人从一出生就开始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与熏陶,学生的性格、情感、观念、动机和行为都深受影响,因此家庭环境与家庭教养方式与校园欺凌发生密切关联。
有研究者指出,欺凌者在家庭父母的惩罚方式和父母间充斥着敌意与暴力影响下,实施欺凌行为以攻击性手段表现。家长自身素质和修养不高,有许多不良习惯和嗜好;因工作压力大,忙于生计,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因家庭矛盾,通过打骂孩子来教育或宣泄对孩子的不满,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责任感、攻击性强,性格野蛮粗暴。一些问题家庭如单亲家庭、重新组合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存在着家庭结构不全、父母对子女教育缺位,孩子在这些家庭中享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教育。这样就容易造成性格上孤僻冷漠、对人和事敏感多疑,缺少安全感和信任感,不知如何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就会受到欺凌或欺凌他人。
(三)教师和学校因素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的主要实施者,而预防学生欺凌是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绝大部分班主任会第一时间知晓,全程参与欺凌事件应对与处置。因此,班主任在防治学生欺凌暴力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在防治校园欺凌问题上重点措施不完善,起着防线作用的班主任也缺乏应对学生欺凌的必要技能和方法,面对欺凌事件显得无能为力。如:难以应对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对发现早期“欺凌萌芽”、网络欺凌、欺凌事件心理干预等能力欠缺。
教师高尚的品德修养、文明的言语、得体举止,为人师表,就会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对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同伴之间和谐相处矛盾和困惑都需要老师的开导化解,弱势学生群体需要更多关爱与保护。如果老师不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缺少良好及时的交流沟通,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异常行为就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异常行为表现就可能导致校园欺凌行为。另外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不当,学生屡教不改,甚至赌气出走,导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纠纷产生。对违纪学生管理无计可施,使得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少数学生,不愿意或根本不服老师从对自己的教育管理,从而导致违犯校纪校规的行为逐步转变为校园欺凌行为。
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大多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面对较大的升学压力和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终日面对书海和题海之中,同学之间良好的交往体验势必缺乏,这样一来就会使少数学生成为同学眼中的异类,成为同学中被欺凌者。对身心健康教育不重视,学业不好的学生选择逃避,如教室的角落里,校园里人少的地方,脱离教师关注的视线,自我玩乐。甚至少数学生厌学逃课,受不良社会现象影响,痴迷电玩游戏,出入娱乐场所,效仿暴力方式满足个人的私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法治教育不到位,学校管理权限受限,预防应急处置制度不健全,校园周边秩序难以控制等均是校园欺凌发生出现的重要原因。
(四)社会与制度因素
社会因素。首先,现实社会中一些影视、网络游戏和动漫中存在着暴力文化、黑恶势力等不健康消极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很容易引起在校生的效仿。其次,青少年正确人生价值观还尚未形成,是非分辨能力不强,持有“错误观点个别人”认为欺凌行为在同学面前可以建立“威信”,实施欺凌结果的危害性他们自身或许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在同学面前还会“吹嘘夸耀欺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会引起个别人的效仿。同时,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非主流文化,经济社会地位人居环境等因素也会或多或少影响着青少年对校园欺凌的认知。现实社会中极少数黑恶势力胡作非为欺行霸市的恶劣现象,也会对校园欺凌行为起到较大的负面作用。
法律制度因素。虽然我国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规定如刑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另外,还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从社会家庭司法学校等层面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但是有关校园欺凌的不仅条款内容很少,而且还分散于不同法律法规中,并且从条款内容和目的来看,侧重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如何预防犯罪,惩戒性规定不多,对违纪学生产生不了多大的威慑力。有些规定不合时宜,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性质界定不清晰,摇摆不定,一旦发生校园欺凌面对社会家长等各方面压力,就会造成学校教师不敢对施暴者加以惩戒,甚至批评教育都没有底气。目前我国还急需一部反校园欺凌专门法律,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三、校园欺凌的防治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建设法治社会,建设平安校园,减少校园欺凌发生。健全校园欺凌防控体制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防治校园欺凌的工作格局。
(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范未然
1、对于孩子来说人生成长的第一个课堂是家庭,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老师是父母。家庭教育的质量及父母的行为方式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家长不仅要对孩子学业的水平关心,而且更要在思想品德教育上给予足够的重视,教会他们如何做人的道理,促使孩子全面发展。缺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的人,即使有满腹的学问,广博的知识,也难以成为栋梁之才。
重视家庭建设,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多和孩子谈心交流,学会亲子沟通技巧,培养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与同学同伴老师和谐相处。家长的言行举止带给孩子的是无形的示范,父母自身应注意在良好的品行修养上多下功夫,树立孩子的榜样。用正确思想方法、良好的行为规范引导教育孩子。抓住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循循善诱教会孩子欣赏一切真善美事物、远离假丑恶事物。家长要及时做好与老师学校联系沟通,了解掌握孩子日常的各种表现,性格、人际交往行为等方面改变。在重点时期阶段更要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变化状态,及时捕捉孩子的细微变化和异常表现,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出现异常,随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学校老师家庭三方紧密配合,不断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正确认识程度,学会合理应对欺凌行为的能力,从而做好预防校园欺凌工作。
(2)青少年自身要积极塑造健全人格。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日常交往中学会以人为善,学会宽容、体谅、理解他人。对出现的各种困难挫折能够有效的化解,要注意调控情绪,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一旦出现矛盾,既有能力了解朋友的愿望和需求,又可以坚定表达自己的立场和需求,在友善公平的基础上找到合作性解决方案的能力。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学校班级组织开展的防范欺凌教育活动中青少年要积极主动参与,了解学会防范欺凌的知识,掌握应对防范欺凌的技巧本领,欺凌行为一旦发生能够积极寻求解决帮助,以避免减少侵害的增大。增强自我的控制能力,学会对网络媒体内容的辨识能力,文明安全使用网络手机。
(二)建立长效机制,预防欺凌的发生
首先,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立德树人是学校办学水平衡量的标准。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做好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学校既要育好才,更要育好人,而育人是本。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遵守社会公德。学校要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开展育人教育活动,从中使青少年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制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格。
其次,建设良好的教师队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良好的师德师风对构建安全的校园有积极作用。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人际交往矛盾困惑,学业压力给予耐心的开导疏解。对弱势学生给予学习生活上关爱。使他们在学校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另一方,教师要认真贯彻学校反校园欺凌的规章制度,建立无欺凌的班规,建设团结和谐的班集体,开展有针对性教育活动,提高学生防范校园欺凌的能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
再次,建立健全制度体系。1.建立健全早期预警制度。学校班级要定期召开校园欺凌风险研判会,分析同学学习生活交往等环节中存在的矛盾纠纷,言论行为异常表现,逐一讨论存在“欺凌萌芽”“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程度”,专人专策,阻断“欺凌萌芽”向“欺凌事件”发展各种因素。通过一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安全防范组织成员、班队干部、学生自己等主体人员,及时发现掌握潜藏的欺凌因素和当事者,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2.事中控制机制。一旦发生欺凌事件,就要对学生欺凌事件进行核查,还原学生欺凌事件的原貌对于学校和教师处置学生欺凌事件极其重要。核查主要分学生欺凌事件的报告、教师对学生欺凌事件的核查、学生欺凌事件的判定三个步骤进行。学校防范校园欺凌工作领导小组要对老师初步认定的欺凌事件,依照相关规定全面核查,最终判定是学生欺凌事件,立即启动反欺凌事件预案,按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反之被认定是一般性学生冲突,就按照一般性学生违纪行为交由班主任处置。对学生欺凌事件的核查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掌握第一手信息,对事件的真实性和经过进行核查。核查后事实后如果事件符合欺凌定义、构成要素就判定为校园欺凌。学校就要按照预防校园欺凌预案规定流程进行应对和处置。学生欺凌事件的应对主要包括:对欺凌者的惩戒与教育,使欺凌者真心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对自己行为负责并改过自新。对被欺凌者的安抚与辅导,被欺凌者在欺凌事件曝光后一段时间内是身心最脆弱的时候,教师要格外留心被欺凌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表现,特别做好对被欺凌者心理辅导,得到安抚与关怀,走出学生欺凌事件的阴影并尽快重新开始学校生活。让学校其他学生引以为戒,互相关爱。处理欺凌事件还要当事方家长的配合与协作,共同商议解决办法。3.事件善后恢复工作,学生欺凌事件使得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干扰,会使学生感到无助和不安,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师生带来有形或无形的负担和伤害。因此做好善后恢复是学校解决学生欺凌事件不可或缺的部分。学校善后工作遵循保护学生、公平透明、全面沟通、持续辅导四个原则开展工作。学校应尽快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做好欺凌事件受害者保护,欺凌事件涉及的当事学生,班级、教师,进行心理上的评估,给予心理辅导干预,关爱疏导安慰。缓解受害者心理压力,使其恐慌、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给予学生的后续辅导与追踪教育,让他们逐渐走出阴影、面对新的生活。
(三)完善法律体系,净化社会环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依法治校涵盖在社会治理中,国家要早日把反校园欺凌法律出台列入规划尽快出台,健全相关法治保障体系,确保校园和谐安全。校园欺凌条款要细致便于操作,目的在于对未成年犯罪的预防,不仅要有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更要有对违法行为惩戒性规定,从而产生真正警示和威慑。明确欺凌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性质界定,便于学校及教师对施暴者加以合理适当惩戒,以期做到司法实践中的“有法可依”。为了更好的实施法律,法律条文要做到具体详实,便于操作。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如《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涉及校园欺凌条款给予调整细化。以此形成完善的校园欺凌法律体系,为治理校园欺凌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网络环境。国家相关部门要提供优秀影视文化产品,使青少年从新媒体、媒介获得正能量信息,不断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网络媒体管控,分级管理影视、网游作品,避免含有暴力内容的文化作品在青少年中传播,减少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对涉及欺凌暴力的新闻视频播出,做到科学合理的报道。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压缩生存空间,铲除生存环境。建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四)借鉴国外经验,创新治理模式
欧美国家对学生欺凌研究与干预起步较早,取得了一批可供推广借鉴成果。我国要引入借鉴国外校园欺凌成功经验做法,结合中国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实际情况、出现的新形势新特征,不断创新防治校园欺凌工作方法有效措施。
1、构建学校、家庭、街道社区、警务协作预防机制。学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形式,提升各方代表对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共识,学习预防和应对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基本方法,定期召开协商会,分析校园欺凌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
2、开发开设校园欺凌的相关课程,组织全员参与,定期开展针对教师、学生家长的防治欺凌的培训,同时组织预防学生欺凌活动应急处置的模拟演练。通过专家专题讲座、培训课、案例等方式对教师培训,学会并掌握对欺凌萌芽进行早期干预,具备发现预防和应对学生欺凌的基本技能,学会与当事学生的沟通技巧。学生参加学校组织开设的反校园欺凌的课程活动、举办模拟法庭形式,明白校园欺凌的危害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增强反欺凌安全意识,提高应对校园欺凌能力。
3、开通反校园欺凌的各类渠道,如热线电话、咨询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帮助,校园欺凌的知识、案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帮助家长和被欺凌者及时了解相关的防治方法,可以减轻打消欺凌事件的疑虑,便于及时报告欺凌事件。
校园欺凌的防控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深入研究校园欺凌行为,构建综合防控体系,创新防控欺凌的体制机制,为青少年创造平安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可欣.浅析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8.1(中)203
[2]储朝晖校园欺凌的中国问题与求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7.1242-43
[3]美)芭芭拉。科卢梭著肖飒如何应对校园欺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7
[4]王占占王保举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欺凌防治路径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6.79
[5]徐玉斌郭艳艳,校园欺凌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