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高中历史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赵顺林

赵顺林

〔摘要〕探究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被广泛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本文从探究主题出发,将高中历史探究教学分为问题探究、史料探究、活动探究及专题探究策略,并分别阐述了四种不同探究策略的侧重点、活动开展方式及注意事项,结合教学实例展现高中历史探究教学在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是一种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由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1],是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的有效手段,也是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价值观”[2]三维目标培养完美结合的强有力手段。然而,在高中历史探究教学实践中,把课堂互动再现教材内容当作是探究教学的情形仍很常见,笔者认为,课堂内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只是一种简单课堂活动,由于内容相对简单,依据常识和教材内容就可以顺利完成此类活动,又何需探究呢?探究教学应该突出一个“探”字,探究的内容应该有一定的深度,范围更不应该局限于教材,只要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东西,都可以纳入探究教学范畴。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探究教学和体现教学应“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的理念,本文依据探究主题的不同,将探究教学分为问题探究、史料探究、活动探究、专题探究四种策略分别进行阐述,它们在主题层次上依次递进,互为补充。

1问题探究策略

问题探究策略,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出一种类似于史学研究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一定的结论,以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问题探究源自“设问”,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主动展开各类探究活动,因此问题设置的好坏直接决定探究教学的效果。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教材只是列举了“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观点,并没有深入分析,可设置如下问题:“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能激发探究兴趣。问题探究可根据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学生自主探究、汇总并提升的过程进行。前两个及最后阶段都需要教师参与,问题情境往往是教师根据某阶段的教学需要而设立,切忌为了“时髦”而过多、过滥地设置问题情境,这样只会使学生陷入“审美疲劳”,失去探疑的原动力;其次,需要教师对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把关、完善,确立一些适合探究的问题;最后,也是最关键一环就是教师一定要适时对学生的探究结论进行汇总并评价,因为学生探究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或即使正确,但不一定全面,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理解及众多学生的结论进行总结、提升,给出一个“权威”的答案。当然,过分突出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地位,可能造成学生消极探究,坐等老师给出最终的结论,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2史料探究策略

史料探究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选择适当的原始材料,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历史知识,结合史料发生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归纳、比较、判断等方法,得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是一种最能体现历史学科自身特点的探究教学策略。因为历史学科拥有最丰富的原始材料,历史教材及各类教辅材料中的文字史料、历史图片、影像资料等都可以作为探究的起点,如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分析,可直接引用约法的部分内容使学生对其内容、性质、意义有直接认识。与问题探究不同的是,就一组史料,问题探究模式是先提炼出问题,再展开研究,而史料探究则无须设问,凡与此相关的都可以进行探究,从这方面说,史料探究是问题探究的延伸,是更高层次的问题探究,因此史料探究与问题探究可采用类似的过程进行。如分析大跃进运动时,提供这样一组史料:毛泽东关于《两年内超过英国》的批语、当时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农副产品的亩产量、图片《稻穗上的姑娘》、大跃进时的宣传画等,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这些史料进行探究,如运动的原因、特点、错误表现、危害、教训等。由此可见,史料探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学会把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独立地迁移到新知识、新情境中,能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新的问题,并能寻求不同的答案或解决方法。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自己储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并敢于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最终学会通过历史的视野认识和理解社会的、现实的问题。

3活动探究策略

这里所说的活动探究是一种有别于课堂活动的探究学习形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拓展与延伸,是以各类活动为载体,通过拓展学习途径和学习空间,深化学生的历史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锻炼其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一种教学形式[3],体现高中历史课程“重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历史观赏、搜集、调查与历史相关的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常见的活动形式包括参观历史古迹、调查走访身边的历史人物、仿制历史物件、自编历史剧等。与前两种探究模式相比,活动探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更多,活动周期更长,探究的范围更广,目标的重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所在城市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永乐抗日游击队纪念馆、抗倭重镇蒲岐镇、南阁村牌坊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我们曾多次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前往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开展调查。这些活动在拓展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对历史的亲切感、认同感,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与态度的教育。活动探究的成果形式可以是历史小论文、活动报告等。

4专题探究策略

专题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在历史课堂之外开设适当的专题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题可以来自于历史新课程建议的专题,也可以是教师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更多的则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策划并设计的适合自身探究的各类专题。如针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一专题提出《西风东渐话变革———中国近代服饰变化的探究》专题,既可以对近代服饰的变化进行研究,了解并发现服饰特点的起源或根本,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专题探究的活动过程可按照选题、分工、搜集材料、讨论交流、撰写过程报告及历史小论文等步骤进行。学生自主围绕专题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探究可以由单个学生独立进行,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教师把由多个学生合作完成的探究形式单独作为一种探究策略,即合作探究[4]。探究过程中,学生需定期开展交流与讨论,并及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教师主要负责对选题进行把关,审查学生的进展报告,给出合理的过程评价及进一步的探究建议。通过各类专题探究活动,在增进同学间友谊的同时,也建立起正确的合作及竞争意识,这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将探究教学运用于高中历史实践,在增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探究精神及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然而,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不是万能的,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其本身仍需要发展与完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

2钟启泉,崔允鄯,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师范大学出版,2001

3刘美志.高中历史活动课的开展形式[J].广东教育,2007.12

4张敏.高中历史学科“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研究,2007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芙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