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浅析会计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何瑶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宣汉636150)

在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看是否毕业于名校,而是越来越集中体现在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视上。企业都希望能招募到像比尔.盖茨那样具有超凡创造力的人才。如果教师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能力的开发,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社会提出了要求,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职业学校,就更应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而专门从事培养会计、经济类人才的会计专业教师,如何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会计(经济)人才呢?

教学中首先应注意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兴趣的培养。创造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会计理论比较抽象、深奥,从未接触过实际会计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而且比较容易“迷信”书本上的理论,思想容易受到禁锢。要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兴趣,要求教师首先得具备广博的经济知识、精深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嗅觉”—能及时发现学生奇思妙想中值得挖掘和推广的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不满足现有知识,善于探索,乐于观察的习惯以及寻根问底,富有想象,大胆创新的优良品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非常重要。

例如:会计教学中,会计平衡等式是会计学习中的核心,如果弄不懂“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就无法进入会计学习的大门。但大多数学生初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总觉得特别抽象,无法理解“为什么企业的资产总额要等于负债额加上所有者权益总额”。这需要教师积极创设问题的情境,给学生思维以较大的活动范围,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意识和创造兴趣的重要一环。结合经济工作的特点,从多角度、多方面来观察、思考、想象,从而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意识。

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启发学生,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入手。如:“你们身上的衣服是从哪里取得的”?学生一般回答“是爸妈买的”,思维比较固定,教师应鼓励学生打开思维,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除了爸妈买的以外你们能不能从其他渠道找来衣服穿呢?”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拓展开了,回答得五花八门:有说“是向别人借的”;还有的说“是亲戚送的”;更有人说“是偷来的、抢来的”。学生此时的思维非常活跃,尤其是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此时绝不能因学生有比较出格的想法,就古板的批评学生,而应顺势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去学习和发现:“衣服=借的+送的+爸妈买的+偷来的”。向别人借的,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偿还;偷来的、抢来的东西今后不仅要偿还,还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这时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碰见的“债务”;爸妈买的,应该是父母的投资,等你们成才后,孝敬父母就是对爸妈最大的投资回报。亲戚送的是基于爸妈的关系虽不需要偿还,但这些衣服仍间接应属于父母投资的。所以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衣服=借人的+投入的”,用这种浅显易懂又生动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身上财产的来源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引入教学之中。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得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提倡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品格。这就有利于提高创造能力,而依赖,盲目服从、胆怯,过度谦虚,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中一定要运用比较形象、贴切的比喻,比较生活化的语言或事例,来形容枯燥、深奥的会计专业术语和现象。要鼓励学生不断大胆的设想,“对于企业而言,进行生产经营的首要条件是需要很多‘衣服’,这些‘衣服’在企业里叫资产。企业的“衣服”即资产需要哪些呢?他们又可以从哪些渠道取得”?这样形象、生动地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寻求、发现新的问题,会主动地去寻求、尝试解决这些新问题的各种方法,不断拓展思维。这样我们就可以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教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会计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要从进行会计(或经济)实践设计入手。因为学生接触实践工作的机会较少,要让学生熟悉实践工作,突破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创造性地解决会计(经济)工作中的问题。实践设计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并且设计也是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例如:企业所需原材料,可以从哪些途径取得?会发生哪些费用?哪种渠道取得的原材料花费最少?对企业最有利,应用什么账户来核算最简便可行?让学生灵活地运用自己掌握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设计出取得原材料最可行、最经济的方案。让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辩论,营造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灵活的思路,敏捷的反应,达到创造的目的。把原先的验证性实践转变为探索性实践,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了。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需要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创新意识和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讨论,肯定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恰当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下达力气进行教学创新,从心底里真正的喜欢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像比尔.盖茨一样有超凡创造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