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上海201804)
【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及脑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脑梗死以及冠心病的相关证素异同进行总结。结果:冠心病和脑梗死在肺、心、肝等病位证素以及血瘀、气滞、阳虚等病性证素等存在差异,冠心病证素总频数495,脑梗死各证素总频数432,且证素肺、心、阳虚、气滞等频率冠心病低于脑梗死(P<0.05),病位证素肝的出现频率脑梗死低于冠心病(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医证素上具有异同点,而实施异病同治则需对症候规律进行掌握。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医证素分布规律;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7-0220-01
人们生活水准提高的同时,各种心血管疾病也随之频发,对人们健康和生活严重影响[1]。本文为探究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临床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及脑梗死患者180例进行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及脑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各90例。冠心病患者男56例,女34例,年龄为41~74岁,平均年龄为(54.33±3.12)岁。脑梗死患者男52例,女38例,年龄为42~72岁,平均年龄为(56.50±4.27)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指南》,《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等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脑出血、脑栓塞、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精神疾病史[2]。
1.2方法
将180例脑梗死以及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收集后,录入所有患者资料,利用Excel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核对数据,确保准确性。按照《证素辩证学》对证素的积分进行统计,阈值通常100分,证素诊断判定超过或等于70分。
1.3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脑梗死和冠心病相同证素频数频率分布
冠心病和脑梗死在肺、心、肝等病位证素以及血瘀、气滞、阳虚等病性证素等存在差异,冠心病证素总频数495,脑梗死各证素总频数432,且证素肺、心、阳虚、气滞等频率上冠心病低于脑梗死(P<0.05),病位证素肝的出现频率脑梗死低于冠心病(P<0.05)。如表所示。
3.讨论
心血管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因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也成为临床上重点防治研究对象。中医学认为,冠心病高频证素主要肺、心、肝、气滞等,心主血脉,运载营养于周身,可推动血液循环,充分供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等[3]。肺气虚弱,可造成淤血痹阻,气滞心胸,致使患者疼痛。肺为贮痰之用,如津液异常,肺失宣降,则痹阻心脉,蒙蔽心窍,从而胸痹心痛。研究认为,冠心病改变血瘀最为根本,心血瘀阻为其病机,同时患者多为脾胃不足,肾气衰退,从而致使胸阳不足,脾肾阳虚等。脑梗死高频证素发病和肝脏密切相关,原因有患者易怒,怒气伤肝,二为脑梗死病症多为经脉拘紧或弛缓无力,同时加上肝属性为木,如失却条达,致使肝风上扰,肝阳上亢[4]。本次研究中,冠心病和脑梗死在肺、心、肝等病位证素以及血瘀、气滞、阳虚等病性证素等存在差异,冠心病证素总频数495,脑梗死各证素总频数432,且证素肺、心、阳虚、气滞等频率上冠心病低于脑梗死(P<0.05),病位证素肝的出现频率脑梗死低于冠心病(P<0.05)。研究结果基本符合中医学普遍认知,从而反映出此类两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性、病机以及症候要素,也反映出临床辩证通过证候要素达到较好覆盖。因此,脑梗死以及冠心病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特点各异,治疗时还需对其证素异同分别考虑,遵循辨证论治以及中医整体观念的原则。
综上,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医证素上具有异同点,而实施异病同治则需对症候规律进行掌握。
【参考文献】
[1]杨静,张燕平.冠心病合并陈旧性脑梗死病人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3):1545-1548.
[2]马倩,韩丽蓓,刘俊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临床研究[J].现代中医临床,2017,24(03):25-27+43.
[3]韩丽蓓,阿依古丽·若曼,朱爱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文献研究[J].现代中医临床,2016,23(02):42-46.
[4]袁东超,张哲,肖蕾.982例心脑合病患者证型分布横断面调查[J].中医杂志,2014,55(09):75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