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沙田一中庞正辉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今天,我们农村中学也不断尝试课改,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法。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一部分教师都是以自己讲为主,学生听为辅。包括自己有时也会这样。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探讨问题”是相违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还不能遍及语文课堂。特别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任务繁重,用的课时多,教师所花的精力也多,语文教学的效果,并不令人乐观;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太不成比例,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要改变这一现状,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尝试改革,我觉得前几年我们玉林市教科所提出的“问题教学法”有一定指导作用。这种方法能更好引导学生提问与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一、如何科学地去引导学生提问
(一)教师先科学地设计问题,从而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种科学性的问题设计就是达到带动学生们的创造型思维之目的。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在教师所设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也能从自己的学习中就这些方面去思考,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课堂。
(二)必须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把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步转到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上来。
“教是为了不教”。语文这门课,教师对学生的教,就是要把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起来,最后做到不需要教师教,学生能独立地听、说、读、写。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一步,没有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绝对不行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由老师提出问题,意味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是由老师完成的,不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如果老是停留在老师提出问题这样的水平上,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发挥就受到很大的限制。作为教师,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灌输给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等观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鼓励提问,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学生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最有力的驱动力。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又在于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疑”,学生在学习中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依靠教师来培养。如何培养呢?可以用以下方来进行:
1.用点拨的方法,促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时,可以通过这样创设问题:“我”回到故乡看见了哪些人?他们有哪些变化?从他们的这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用这方法点拨,学生就会不断思考,不断产生疑问,从而带着疑问去解决问题。
2.用引导对比的手段,促使学生从生疑到解疑。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时,先是对这两首诗创作背景略作解说后,让学生反复吟诵几遍,然后问学生:“你们读了这这首诗,你有什么认识?原因是什么?”学生因为有了对比,从“同一背景下(被贬谪)创作的为什么给人不同的感受?”——生疑,到“由于时代不同、胸怀不同------因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同”──解疑。这样引导学生作对比,培养了学生生疑解疑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会形成一种学习的心理定势──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不断强化学生的提问动机,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形成善于提问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敢不敢提问,学生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明显的变化:学生处在小学阶段,天真烂漫,无所顾忌,什么问题都敢提,上了初中,闭锁心理逐渐发展起来,心里的疑问(包括学习上的疑问),不愿展示在班级的众人面前,加之爱面子,爱虚荣等不健康心理也滋长起来,由于怕人家笑话,又不敢提问,在课堂上的提问渐渐减少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提问,可以用古今中外学者爱好质疑提问的实例启发和开导学生,使他们懂得质疑提问不但是好学上进的表现,而且是取得学业进步的关键,特别要使他们懂得,能提出问题意味着自己已经理解了问题的一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体味“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古训。另外,教师在对待学生提问的处理上要多鼓励多引导,不要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而表现出厌烦的情绪。事实上,当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形成之初,提问质量不高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细小和琐碎,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目标无关等等。在教学实践中碰到上述情况不要指责,要因势利导,及时指出毛病并恰当引导,对提问提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时间一长,学生课堂提问的质量就会明显提高。
(三)认真对待对学生所提处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一般在鼓励其创新的话语引导下,用委婉的语言告知学生,因为与上课内容关联不紧,建议在课外帮助他解决;第二类,与课文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关键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解答;第三类,是那些跟课文关系密切的,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教师要着重对提问的学生加以鼓励,甚至可以把问题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作为学习的重点。做好这些方面,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并采用新的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能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究知识,获得知识。教育领域有一个很有名的“三主论”,即“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在教学中,如果“学生为主体”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和“领导”。学生形成了接受训练、不想探究;被动听讲,不会思考的思想。由此可见,还给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已是必然。学生学会主动探究性学习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会必要的探究方法,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养成独立的精神和实践习惯。探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探究、发现和体验,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回答,无论对与错,教师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的特点,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个人见解,教师的作用只在于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中增进思考能力,表现出创造力,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探究学习的主人。
可见,把问题教学法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引导好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师能真正做到将课堂让位于学生,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使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创造的天性被唤醒——真正的语文课必会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才能闪耀出动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