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标准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计量标准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周倩

中国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云南昆明650011

摘要: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由于它处于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对于计量标准的管理尤为重要,计量标准的量值一旦失准,它所传递的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都将失准,其结果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科研、贸易和民生等各个方面,甚至可能影响到全国量值的一致性和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安全,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计量标准;管理;有效策略

引言

为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的一致性、准确性,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计量监督管理提供工作、准确的检定、校准数据或结果,国家对一些重要的计量标准实行考核制度,并纳入行政许可的管理范畴。所以作为电力企业应当对计量标准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一、计量标准管理常见的问题

1.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方案缺乏时效性

实验室使用的计量标准应遵循最新的法律法规、规程以及《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计量标准各项规程规范、表格必须做到专人管理、更新,定期核对、检查,确保计量标准的量值不会失准。

2.计量标准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电力企业在对计量标准管理工作的落实方面都存在欠缺。管理方案如果没有落实到位,没有闭环,会造成计量标准各项资料得不到有效记录和更新以及数据失真。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就是电力企业没有提高对计量标准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不能真正意识到计量标准管理工作的意义。

3.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

电能计量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严谨性,它要求工作人员有能力对计量标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归档。但目前,很多电力企业中,从事计量标准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一些只是从其他部门临时调任的工作人员,他们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更没有足够从事这项管理工作的经验。

二、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1)改进管理措施

1.电力企业应加强对计量标准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电力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最新的规程、考核规范对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工作的流程进行细致的规划,制定严格的条例规定,做到工作的合理化与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计量标准量值的准确性。另外,企业应该对计量标准管理工作方法进行不断的革新。根据实际情况将新科技应用到工作中来,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电力企业应加强对从事计量标准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

从事计量标准管理工作的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对整个企业落实和完善管理方案起着重要作用。加大力度培训工作人员,引进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案,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效率,将明显提高整个企业的计量标准管理水平。

3.全面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软件进行管理,实现集成和共享电能计量信息

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将计算机技术引用到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工作中来,利用计算机进行软件的管理与开发。企业应该加大投入,招聘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提高计量工作的科技内涵。企业应该致力于使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监控功能,尽可能的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这样不仅能降低企业所投入的人力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计量工作的效率以及其所获得的数据的准确性。另外,企业应该将系统平台与共享技术结合起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当装置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高效的进行处理。这样能够做到时工作人员从源头掌握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对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工作也能更加顺利的展开。当这一工作变得科学化且规范化之后,资料管理系统将会逐渐完善,电力企业对于信息的评估能力也将大大提升,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的。

(二)改进管理方案

1.加强对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配置要求

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的配置依据: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

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不仅包括硬件部分,也包括用于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各种软件。

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完整齐全。

对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配置的最终要求是满足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

2.加强对计量标准主要计量特性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稳定性、灵敏度、分辨力、鉴别阀、漂移、死区及响应特性等计量特性应当满足相应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

3.加强对计量标准的环境条件及设施的要求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洁净度、振动、电磁干扰、辐射、照明及供电等环境条件应当满足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

建标单位应当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配置必要的设施,并对检定或校准工作场所内互不形容的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防止相互影响并配置监控设备,对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

4.加强对计量标准人员的要求

(1)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应当配备能够履行职责的计量标准负责人应当对计量标准的建立、使用、维护、溯源和文件集的更新等负责。

(2)计量检定或校准人员

建标单位应当为每项计量标准配备至少两名具有相应的能力,并满足有关计量法律法规要求的检定或校准人员。

5.加强对计量标准文件集的要求

每项计量标准应当建立一个文件集,文件集目录中应当注明各种文件的保存地点、方式和保存期限。建标单位应当确保所有文件完整、真实、正确和有效。

文件集应当包含以下文件:

(1)《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3)《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4)《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5)《计量标准履历书》

(6)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

(7)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的检定或校准证书

检定或校准人员能力证明

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

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副本

可以证明计量标准具有相应测量能力的其他技术资料。(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计量比对报告、研制或改造计量标准的技术鉴定或验收资料等。

6.加强对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确认的要求

审查技术资料

通过建标单位提供的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以及计量比对等技术资料,综合判断计量标准测量能力是否满足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以及计量标准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7.加强对检定人员进行现场实验考核

通过现场实验的结果、检定或校准人员实际操作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判断计量标准测量能力是否满足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以及计量标准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现场实验应当满足以下要求: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在得到施工进展报告和施工质量报告后,必须科学地分析按目前的进展速度和质量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现场工程管理工作人员根据已有情况作出相应的分析、判断和改进方案。如果现场工程管理工作人员不能作出科学的方案,不能很好地对工程的工期和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将会导致整个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的工期、质量要求。

现场工程管理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利害关系,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必须进行协调。协调也就需要信息的沟通,这就要求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现场工程管理时,工程进展的不同阶段现场组织协调的侧重点和内容也存在不同。在工程进展的初期,现场的组织协调主要是外部关系,如与地方政府、参加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在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协调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内部关系,如协调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关系、协调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施工、监理、设计之间的关系等,协调好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保证质量、工期能按计划完成。

4、现场工程管理中要科学协调与地方的关系

一个工程的建设从可行性论证开始到工程验收通过,这整个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级管理部门相联系,办理各种建设手续,这些工作也是现场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工程管理涉及到与地方有关的问题有主次、时间先后之分,绝对不能盲目、无计划地处理那些和地方相关的问题。在施工初期阶段,协调好地方的关系的过程至关重要,关系协调得好,能够为下一阶段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现场工程管理中要保证信息能够有效地上传下达。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现场工程管理的主要含义和内容以及现场工程管理创新可从哪些方面着手的问题。文中主要论述的是影响现场工程管理的技术、设备、安全、材料的管理和现场施工中的质量和进度问题这几个因素着手,叙述了他们主要包含的内容以及在传统管理方式中这几个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和问题,最后文章针对以往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以后从工程计划管理创新,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创新,人员管理的创新和施工安全的管理创新从这几个方面,提出现场工程管理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和科学的。希望此文可以给现场工程管理工作的人士提供帮助。

参考资料:

[1]邓秋如.探讨现场施工工程管理的创新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7):

[2]黄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践与创新研究探讨[J].中外建筑,2008,(05):

[3]李伯生.浅谈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J].四川建筑,2009,29(3).

[4]叶锐清,武中刚.浅谈工程管理中的几点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

[5]顾满林,聂增民,刘明军.论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