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低血压症的辩证施护

/ 1

浅谈慢性低血压症的辩证施护

高密李艳

高密李艳(云南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中医内科650032)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5-0408-02

【关键词】慢性低血压辩证施护

低血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低血压多见于各种休克和急性心血管障碍,通常是在短时间内,血压由正常或较高水平迅速下降,主要表现为晕厥与休克。平时所说的低血压一般是指慢性低血压,因其早期未出现有关病理改变而往往被忽视,导致漏诊误诊。低血压病人由于血压下降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因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长期如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中医古籍中午“低血压”病名的记载,根据其表现归入“眩晕”、“虚劳”、“心悸”等范畴,西医对于慢性低血压没有特殊疗法,中医根据患者体质辩证施治,注重调护,取得一定疗效。

1临床表现

低血压,是指成年人血压长期低于90/60毫米汞柱,65岁以上的人收缩压低于100毫米汞柱也可称为低血压。慢性低血压又可分为体质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和继发性低血压。体质系低血压主要见于体质较弱的女性和脑力劳动者,一般症状不明显,但较重时会出现疲倦、头晕、健忘、还可能出现心前区憋闷;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低血压,常在平卧,下蹲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此时会出现眩晕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多在中年以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病程缓慢,轻者头晕、眼花、乏力,重者可发生晕厥。继发性低血压是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重度贫血、恶性肿瘤、严重肝病、久病卧床患者等。中医认为此病多见于脾胃虚弱者、脑力劳动者、或脆弱的老年心脏病人,病因多由于气虚阳虚,阴血亏虚或气阴两虚所致。

2辩证施护

2.1清阳不升型症见头晕,遇劳则著,神疲气短,平卧或头低足高是头晕减轻,站立或劳累时头晕加重,气短自汗,易感冒,体倦乏力,食少腹胀,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苔白,脉弱。治宜补脾益气升阳。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饮食宜清淡可口,少食生硬煎炸之品。针刺取肺穴、脾俞、膏盲、足三里等,手法以补为主,可加灸。注意休息,宜避风防寒,起居有节,预防感冒。

2.2气血两亏型症见头晕目眩,活动则加剧,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口干咽燥,面色萎黄,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纳少便溏。舌质淡,脉细。治宜养血补血,方用归脾汤加减。饮食以开胃健脾、益气补血、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肉、蛋、肝、血之类,可服紫河车粉,或党参枸杞子炖鸡汤;川芎、白芷炖猪脑,鼓励食用各种粗粮等;忌烟酒、咖啡、辛辣及寒冷之品。针刺可取心俞、肝俞、脾俞、学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用补法。汤药宜温服。

2.3肾阴亏虚型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心悸健忘、五心烦热、盗汗少寐,夜间口干,或目涩畏光,视物不清,或食少便秘。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阴潜阳,养肝益肾。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煎炸等助热伤阴之品。常吃滋阴潜阳性食物如甲鱼、百合、梨等。针刺取所需脏腑腧穴加大椎、太溪、足三里等,用补法或平补平泄法。

2.4阳虚不足型症见头晕,四肢不温,形寒怕冷,腰膝酸软,多尿不禁,遗精阳痿。舌质胖,苔薄白,脉沉池而细。治宜温阳益气,方用右归丸加减。饮食宜高热量,温热时进餐,可用熟地黄、肉桂、干姜煮羊肉,以温阳散寒。针灸可取阳虚脏腑腧穴加命门、关元等穴。用补发。注意保暖,避风寒。

3护理要点

3.1心理护理宣传有关疾病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避免紧张、焦虑、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培养开朗的个性,减轻压力,保证充足睡眠。

3.2给药护理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并详细记录。有脑缺血症状或病情较重者给予药物治疗,主要是为了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升高血压。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禁忌、副作用。

3.3饮食护理少量多餐、多食易消化、高胆固醇、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黄、鱼子、牛奶等;多食补气血、温补脾肾的食物,如人参、桂圆、红枣、核桃、五味子、山药等,有助于健身补脑,改善低血压状况。忌食生冷及寒凉食物,如菠菜、芹菜、萝卜等。少吃玉米、赤小豆、葫芦、冬瓜、西瓜、山楂、苦瓜、大蒜等有降压功效的食物。

3.4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但应指导患者运动量不宜过大,也可不做体位变动过大的运动,以步行、慢跑、游泳等项目为宜。运动后应无气喘,心率不超过110次每分钟。

4体会

低血压患者临床很多见,但大多数慢性低血压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头晕、头痛、疲劳、脸色苍白等。这类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症状重的低血压患者可采取中医治疗,中医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个体特征全面衡量,辩证施治,综合护理,细致个体护理,能较快地消除或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双琴,胡桂蓉.慢性低血压的辩证综合施护体会.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6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