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研究

张文磊

广东省清远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东清远511515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城镇的基本特点,分析镇区控规编制的思路,通过案例详细分析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关键词:城镇;规划;编制方法;创新

引言

镇区控制性规划编制不仅有效的改变了城镇建设环节的管理,还确保了城镇规划系统的全面性。同时,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还能深入的洗澡分析规划管理进行的内容,确保规划管理、城镇开发建设土地、规划编制等各个方面的衔接性,将规划编制的目标彻底实现,使城镇良好空间的形成进一步的发展。

1.城镇的基本特点

城镇属于农村区域内生活服务、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活动的中心,主要有几个特点:

1.1邻里关系比较紧密

城镇生活的社区在拥有乡村社区主要特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城市社区的特性。在乡村社区的居民与邻居间主要是通过血缘维持紧密的关系,城市社区的居民则是通过因行业或职业的活动需求而结合的人际关系为主来维持邻里关系。城镇属于农村就近转移人口的主要区域,并且因为农民比较接近乡村,农民与城镇居民之前有比较紧密的联系。所以,与城市社区对比得知,城镇社区不仅仅通过行业需要而结合的人际关系来维持邻里关系,地缘与血缘的关系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在城市社区对比的情况下,城镇社区相对来说关系的构成比较复杂,但是存在较强的认同感,有着更加紧密的邻里关系。

1.2城镇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纽带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城镇化脚步也不断的发展,城镇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城镇的工业产品、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科技人才以及富裕资本逐渐往农村发展,形成规模比较大的生产法师与市场改革的小资经济。城镇化根据自身的特质来讲是使乡村与城市两个不同的生产系统互相转化、互相作用以及互相联系,在合理的经济范围内进行生产率配置、优化配置、合理流动的效果,帮助城市与乡村互通互融,共同进步,建设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城市与乡村互相协调的关系。

1.3产业基础薄弱

在目前国内争夺产业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城镇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如果没有特殊的优势,往往在产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产业发展又是一个城镇能否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找准核心产业非常重要。确定核心产业后,应该尽量拉长产业链,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2、城镇控规编制的思路

2.1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对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种建设用地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城镇管制条例》是指导和控制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最直接的法律依据。它是实施城镇总体规划的战略部署、原则要求和规划内容的关键环节。城镇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群体,既不是大中型城市的缩影,也不是城市一块地带,审批程序、实施过程等与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调控规则。因此,针对城镇控制规律应结合自身特点,立足当前城镇发展现状,在传统的城镇建设中,存在观念创新和突破等问题,就目前国内许多规划单位开始进行有益探索。

2.2注重城镇控规与城市控规的差异。

城镇具有规模小、空间小、资源短缺的特点,国内许多学者和规划工作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从而总结出城镇的控制规律和城市控制规则的差异。探索城镇详细规划的思想,在规划理念和技术上要根据其进城经营和在尊重“镇”的基础上,从功能、经济、行为、习惯等方面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

2.3充分挖掘自身产业优势。

某镇区原来是以陶瓷产业为主,随着瓷土矿的枯竭和陶瓷产业对当地持续污染,产业升级势在必行。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和比对,发现该镇随着高速路网的开通,与广州白云机场仅40分钟,去往广州市中心仅1个小时,而土地、人工等相较广州便宜很多,考虑到广州正在分流物流产业,该镇十分适合承接该产业。

2.4破解新增用地规模有限难题

随着国家对土地开发利用进一步收紧,土地指标变得稀缺,城市的主要投放方向还是市区和开发区,用于城镇的新增土地规模变得十分有限。因此城镇在做好存量规划的同时,新增用地规模首先补充完善公建配套设施,而产业用地的发展除了努力向市里争取外,更多的应该从“空心村”、“无人村”的拆除复垦中腾挪出指标来。

3控规的规划构思

某镇区的控规编制根据该镇的区位优势和实际情况,定位为“物流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过“用地深化、指标控制、城市设计、近期建设”完善用地功能、控制用地指标,塑造可识别的城镇空间。

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

(1)用地深化——凸显物流功能。规划在用地功能上传导总规要求,通过改变原有产业用地性质提高物流用地比例,通过完善公服配套设施,加强服务镇区周边乡村及产业园区。

(2)指标控制——兼顾强制性和灵活性。在经营性用地上给予较强的刚性,在产业用地尤其是原有产业要变更性质的用地上给予较强的灵活性,既要考虑原有产业的增资扩建,又要考虑物流产业取代原有产业的可实施性。规划对各地块的容积率给出上下控制区间,严控经营开发用地,对产业用地适当提高容积率上限,鼓励企业集约用地。

(3)城市设计——构造可识别的空间形态。规划一方面挖掘并保留城镇现有的空间肌理,一方面打造一河两岸的生态景观,增强城镇的可识别性。

(4)近期建设——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通过梳理各方面要素,明确提出近期建设项目,方便管理人员对规划成果加以应用。

4控规的规划设计

4.1衔接总规定位,优化用地布局

规划衔接总规确定的物流发展、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功能为主导。规划远期镇区人口1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389.22公顷,主要用地性质是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占比分别是23.55%,23.32%,其次是混合开发用地(仓储兼容商业商务用地),占比11.78%;居住用地,占比11..13%;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占比12.84%;公共服务及公共管理设施用地,占比4.3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占比5.92%。

产业规划主要是设置了综合物流发展片区、高端物流培育区和先进制造区。通过完善用地布局来吸引企业入驻,同时拉长产业链,创造更多的价值,让企业进的来,留得住。同时安排了一个物流园区综合服务区,既方便园区工作人员办理业务,也可得到完善的生活服务配套。

居住区规划主要是老镇区及新开发的一河两岸的新居住组团,同时将新增的中小学、幼儿园、菜肉市场、卫生站、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各自服务半径合理安排,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在桥头布置几片商业办公用地,未来将成为镇区的核心商圈。

4.2依托现状和可实施性,合理确定控制指标

规划依据镇区目前已有的开发强度,沿河两岸新建住宅地块开发容积率控制在为1.8~2.0,部分农民安置用地适当提高到2.5;在桥头商业用地容积率控制在2.5,限高放宽至80米,作为日后地标建筑用地。在产业地块,依据和多家物流公司讨论交流得知有了多种物流库房的形态,最终将容积率控制在2.5,限高60米。

4.3梳理空间肌理和生态体系,凸显城镇可识别性

镇区的城市设计突出镇区清晰的街巷格局和独特的生态特色,老镇区核心地段仍然作为镇区核心不变,新建地块以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桥头商业办公组团作为核心,镇区形成两大标志建筑群——商业办公建筑群和园区综合服务建筑群。商业办公建筑群与其周边的观景台、滨水广场、沿河景观带等形成视线通廊;园区综合服务建筑群周边是公园绿地、体育场地一起为园区工作人员提供休闲放松场所。打造开放空间景观系统,镇区开放空间生态景观系统由沿河景观带、生态绿地、带状绿地、广场绿化和水域组成。

4.4近期建设计划和项目策划,方便规划的后续管理

规划在近期建设规划中明确近期建设区域的范围,并详细列出近年的规划建设项目:贯穿镇区与园区的两条重要道路、物流园区首批已签约项目、沿河部分地产开发项目、桥头商业地标项目等。

5规划创新与特色

5.1组织方法的创新

根据2011年开始实施的《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第十一条,规模较小的建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与镇总体规划编制相结合,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指标。本次规划把握政策,将总体规划、控规、城市设计和街景整治相融合,同步编制。规划通过不同层次规划的协调反馈和相互校核,从不同层面和不同深度全面落实了保障生态、保持特色、健康发展的创新理念。实现了规划编制组织方法的创新。具体如总规和控规的平行编制,相互校核有助于总规路网和控规路网的有效衔接,总规用地布局和用地规模大小也顾及到控规进一步细化的可能性;控规和城市设计平行编制,有助于合理确定地块开发强度和建设高度,更好地指导城镇建设。

5.2规划方法的创新

规划的另一处创新体现在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统一上。规划通过用地布局和形象设计来落实城市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该镇“物流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特色。从用地角度,规划首先尽量利用现有产业用地性质的改变来完善产业布局,并在沿河两岸布局居住地块来改善镇区居民居住条件;并且利用地产开发空间来布置完善公建配套设施;最后通过穿镇而过的河流打造沿河景观带,布置休闲设施,为镇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空间。通过城市设计,打造核心建筑群和周边重要公共设施,构建了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桥头商业办公组团,既彰显了城镇特色,又凸显了城镇功能。

6结束语

城镇的控规编制应该全面的体现城市设计与整体规划的框架体系,通过分析城镇微观风貌的建设和宏观的发展需求两个方面的具体方向,建立了与实际控制互相符合的内容,全面的体现城镇控规编制的公共利益,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真正的融入城镇长久发展的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李玲.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创新——以沛县龙固镇控规为例[M].江苏城市规划,2010,22(8):156-157.

[2]黄明华,郑晓伟.效率和公平视角下的城镇开发强度分区研究[J].城市规划,2009,32(3):178-179.

[3]袁崇法.城镇特点对城镇规划的影响[J].科技与经济画报,2009,28(11):98-99